当前位置:范文网>优秀作文>体裁作文>读后感>飘读书心得

飘读书心得

时间:2024-11-22 18:25:5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飘读书心得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飘读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飘读书心得

飘读书心得1

  《飘》是由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创作的,她于一九二六年起着手创作《飘》,历经十年,才于一九三六年完成这部一百万字的鸿篇巨著。

  《飘》展示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动乱的社会现实,以“乱世佳人”斯嘉丽为主线,描写了几对青年的爱情纠葛。斯嘉丽年轻貌美,但她所作所为显示了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某些本质特征:残酷、贪婪、自信;为了振兴家业,她把爱情和婚姻作为交易。三次婚姻没有一次处于真心,后来才终于明白她一直念念不忘的艾希礼懦弱无能,才意识到自己真正爱的是瑞德。

  斯嘉丽的一生起伏跌宕,她出生于一个美国的南方大家族,她美丽超群,敢爱敢恨,身边追求者无数,她喜欢英俊迷人的艾希礼,但艾希礼却与他的表妹媚兰结婚。斯嘉丽一怒之下与媚兰的哥哥查尔斯结婚,不久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查尔斯战死。从此,斯嘉丽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从小生活的庄园变得满目疮痍,母亲死了,父亲疯了,仆人惊慌失措??但这一切并没有打倒斯嘉丽,她展现了坚强的一面,单独的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这是潇洒豪放,干练执着的瑞德出现在她的生活当中,并对她进行了热烈的追求。但是斯嘉丽却依然迷恋艾希礼,令瑞德伤心欲绝。后来斯嘉丽明白艾希礼不过是一个庸人,但当她再想挽留瑞德时,瑞德已心灰意冷,离她而去。在书的结尾,坚强的斯嘉丽并没有消沉决心,决心回到庄园开始新的生活。

  本篇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应该是在对人物的性格特征方面的刻画。

  斯嘉丽,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作为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性,能为自己的土地争取到最大的利益,除了聪敏、智慧、还有勇气、毅力与责任心。她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管在什么困境中都能生存。她不完全依赖于男人,是个积极进取且新手承诺的女性。当然,仅有有点而没有缺点的认识不完整的,也是不存在的,本篇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有她身上所暴露出来的人性的缺点。她自私、虚荣和冷漠等,让我们感觉这个人物形象很真实,虽然“不完美”,但却很丰满。

  媚兰,她几乎具备了东方女性所有的优点,外柔内刚,贤惠温婉,心地善良她往往只看到每个人最好的一面,并给予善意的评论。她是忠诚的对自斯嘉丽始至终赤胆忠心,无论在什么时候她一直在身边鼓励她帮助她,只要斯嘉丽需要朋友她就会一直在身边,在一起奋战的十几年里思嘉已经离不开她了斯嘉丽只给了她一点点她却用了一生去回报记得媚兰曾经说过,无论发生什么,我会一直爱你,就像现在这样,直到死去有了这样一个朋友一生还有何求呢?

  她是友善的对周边的每一个人都是哪怕是为人所不齿的瑞德也庇护有加1863年以后除了媚兰,没有人愿意接待瑞德而她总是对人说瑞德也是上等人战乱中瑞德因为没有参战而更受鄙视而媚兰却因为他曾替她打听艾希礼的消息更加的庇护她并公开宣布:只要她活着,他就永远是她家受欢迎的客人,无论别人怎么说他坏话都不介意她是恬静幽雅的无论世界发生怎样的事情她依然镇定,当看见斯嘉丽杀死北佬,她没有惊慌失措,还帮忙收拾尸体,搜查钱财,擦拭血迹,当她身体虚弱没人下地干活,她放下过去受过的教育和优越感,拖着虚弱的身体下地干活,在受伤时依旧保持着美德的信仰在吃亏时仍然绽放纯净的`笑容始终安平乐道的媚兰虽同样经历了战争与死亡,眼神却永远那般温柔、恬静,就像疾风暴雨的黑夜里,两只点燃的蜡烛,仿佛那温暖的火焰,跳跃着力量与希望。

  媚兰临死都是面带微笑的,她恳请斯嘉丽照顾艾希礼和孩子,并不让她知道,并劝她善待瑞德,这不是一个圣人是什么,真是让人垂泪。

  瑞德是一个复杂的人他有良好的教育,也很善良却和时代格格不入。他有锐利的眼睛,知道战争南方必败并利用小聪明在战乱中挣了不少钱他对国家同样有热情,即使他知道必败无疑,却仍在最后关头入军,他活得洒脱,即使有战争他很少去顾及别人的想法,不会在社会舆论中挣扎,所以他没有娶那位因为受到某种意外事故干扰为能把她在天黑之前送回家的女人,并在自己枪法更准的情况下杀死了她那凶暴的兄弟,如果他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情况就不会这样了,但他没有但他的沉稳聪明和死不服输,造就了最后的结局。

  他爱斯嘉丽,了解斯嘉丽,但他从来不说,只通过行动表达,而斯嘉丽并不了解他,最后。他一次次失望了把所有的希望放在女儿身上,最后女儿也遭遇不幸最后他最尊重的媚兰也死了,他只有在媚兰身上才看到自己的“圣洁”。媚兰的死让他彻底绝望,不再争取。但他的男性形象被许多女性所推崇,因此,瑞德一号的形象塑造的也相当“完美”。

  从这篇小说中,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的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用自己的智慧与毅力去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挑战与困难,还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对我们付出的感情,不要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到那时,悔之晚矣。

  因此,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每一分来自他人的唉,也尽量用自己爱去回报爱我们的每一个人,不要让自己的生命留下过多的遗憾。这本书是以这样一句话结束的:“不管怎么说,明天又是另一天了。”我很喜欢这句话。它告诉人们,不论你今天取得了何种令人骄傲的成绩,都不要炫耀不止;不论你今天遭遇何种巨大的失败,都不要从此自甘堕落。因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生活变得越来越忙碌,无形之中我的生活节奏也快了起来。但是,无论多么快的生活节奏也没有让我忘记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真挚爱情的向往;而正是这繁忙的生活和快速的脚步,让我更加明白了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生生不息的,都是具有勇敢、坚强和永不停歇的精神和信念的。在短暂而漫长的人生旅途上,我愿像《飘》中的男女主人公那样,怀抱着热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带着坚强、无畏、勇敢、开创的心追求新的生活。

飘读书心得2

  《飘》是我最喜欢的外国小说之一,书的作者是米切尔。它是一部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的小说.去年看《飘》这本书时已是看第三遍,书中人物个性很鲜明,所以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主人公思嘉坚强、乐观、精明、自私、冷酷、为了金钱不择手段.她的精神之柱就是爱情、土地、金钱。思嘉的悲剧在于她一直搞不清楚谁才是自己的真爱,思嘉失去了那本应属于她的爱情,瑞德一直深爱着她,但她却一直陷在艾希礼盲目的爱情中不能自拔,直到最后媚兰去世时她醒悟到自己和瑞德才是一种人时,但瑞德已心灰意冷,从此离她而去...很喜欢思嘉,虽然她自私冷酷,但她的心不坏,她爱护她家的仆人,她把他(她)当小孩一样保护,她更爱她的红土地,在那种战乱特殊的年代里,因为生存的需要,所以我大多数看到的是她的优点。

  主人公瑞德狡诈、冷酷、倔强、精明、眼光锐利。他被思嘉坚强敢爱敢恨的`性格所吸引并深爱着她,在战乱中一直照顾她,像宠孩子一样宠着她。他最容不得是思嘉讲假话和思嘉对艾希礼的感情。他鄙视艾希礼的懦弱,但他又最理解同情在那个战乱年代里的艾希礼。当他对思嘉的感情感到失望时,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的女儿邦尼.当邦尼死后他离开了思嘉回到查乐斯顿去与家族和解...

  另外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媚兰了,她外柔内刚,善良博爱,灵魂高尚.是瑞德的心目中最伟大的女性。当然我想信她也是读者心目中最伟大的女性。

  文章最后以思嘉的一段内心独白结束:“……明天我要想出个办法来重新得到他,不管怎么说,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之所以有这个结尾的伏笔,后来作者里普利写了《飘》的续集《斯佳丽》。昨天在网上搜索到了,现正在拜读中...

  还有一直听说《飘》的电影版非常好看,译名为《乱世佳人》,此电影得到奥斯卡奖,可一直没机会看到,上周听一个同事讲在土豆网站可以看到此电影,所以周日花了近4小时看完了它。确实很棒!

飘读书心得3

  米切尔的爱情小说《飘》,是我最喜爱的书,没有之一。我喜欢小说女主人公思嘉的勇敢坚强,喜欢瑞德的机智果断,也喜欢媚兰的外柔内刚。

  谈及思嘉这个人物,其实我的感觉是矛盾的,讨厌中藏有敬佩。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她一生中爱了两个男人,而她却并不了解这两个男子。如果她了解希礼,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瑞德,那她就不会失去他。她一直以来是辜负瑞德的,她只是不停追寻着自己梦中的王子——希礼。她只是把自己爱的特点认为希礼有,她只是做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让希礼穿上,而后爱上他。而事实是,她爱的.只是那件衣服。

  对于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对土地的执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环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顾社会上的言论而开创自己的事业。她生命有几个灵魂,一个是她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能干、温柔的典型贵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亲为了救人而被传染伤寒,去世了。另一个,是她十几年来最爱的人——希礼。她能在逆境中站起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希礼。她对希礼是异常执着的。还有一个,就是媚兰。在一起奋斗的十几年里,媚兰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思嘉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当她面对困难时,她选择迎接,当她面对责任时,她选择担负,可当她面对爱的抉择是,起初,他选择蒙蔽自己,当她终于认清,要面对时,却已为时已晚。而她,在无能为力时,就会告诉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会好了,Tomorrow is another day。她在整个故事中,都是个充满生气、充满斗志的人。我最欣赏的,便是她的这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永远充满了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这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学习的。所以,每当我遇到困难、心情不佳时,我便会告诉自己:“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飘读书心得4

  第一次接触《飘》,应该是看的由它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三个小时将整个六十多章的故事有了一个概貌。正因为少了一些文字的细述,也或许也因为我的理解力差,看完只了解它故事整体内容,而真正人物的性格、特点却知之甚少。所以除了思嘉因最终变得孤苦而博得我不少眼泪外,别的感悟几乎没有。最近,看了《飘》的文字之后在这方面就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女主角思嘉刻画得虽不是完全高贵却十分真实,读懂了她,似乎看到了另一个有那么多不同的自己。她漂亮,有众多的情人败在她的石榴裙下;她自私,战争都是男人们的事,她只关心艾希礼是否爱她;她自负傲慢,除了眉兰,其余女人都极度地讨厌她;她做事(像我一样)冲动,不顾后果,嫁了她不爱的人。

  但她对感情是那么的专一,我也不知道这一点是否好。或许对对的人专一,可以让你幸福一辈子;而对错的人专一,则会让你痛苦一辈子。在我看来她对艾希礼就是错误的,艾希礼根本就不爱她,她在对艾希里的感情里早已没有了自己最宝贵的尊严——她甚至于祈求艾希里去爱她,即使只当他的情人:因为她以为他是爱自己的。这种以为,以至于她失去了自己真正的幸福——瑞德?巴勒特,一个真心把思嘉疼到骨子里去的男人。

  但我还是认为思嘉是一个有爱情信仰的人,她没有把婚姻当一回事,但是爱情一直是她不变的信仰。我认为她的婚姻都不过是为了用来滋养在她心里那份抹之不去的爱情, 思嘉对爱情的执着是她一生坚不可摧的信仰。为了实现对希礼的承诺,她在亚特兰大成为一片火海之时,坚持照顾她的情敌—希礼的妻子媚兰,一个即将临产的孕妇。那份信仰支撑着她跨过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思嘉的生命被她演绎得足够绚烂,而爱情却在如秋树般静静地死去。

  在十二橡树的她,是那么地让人厌恶:自私自利,心胸狭窄,软弱无能,贪图玩乐……而经历亚特兰大之灾后的她,却是让我刮目相看:顾全大局,沉着冷静,坚强勇敢,永不言败……困难一波波地出现,尽管她是那么害怕、无助,但为了养活媚兰、她父亲和黑奴等人,她勇敢面对现实,顽强支撑到最后。这一点深深把我折服,因为自己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总是将困难放大,让自己痛苦,让自己逃避……这就是我与她的很大不同之处,自己只是只纸老虎,色莅内荏的人。

  另外一个女主人公媚兰,在我看来她真的算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了。媚兰娇小的身体总给人一种柔弱的感觉,再加上她那一脸的文静更增加逆来顺受的柔顺。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她会是那么的勇敢坚强,丝毫不亚于思嘉。我觉得媚兰是完美的,不仅在对思嘉抱有一种自始至终的信任与宽容,同时她的身上具备了她们那个时代那个地方一个好女人应当具备的.所有品质,娴静、善良、温柔、贤惠……

  她的度量很大,不管多坏的事和人,她都会换一个好的角度去看待。这让我觉得自己也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对待生活。想起曾经的我,生活给我的是一滴水的困难,我却觉得就像是整个海洋的水都泼向了自己,不停抱怨,不懂得换个角度去看待。现在觉得之前的自己是那么浮躁,消极,懦弱,幼稚,天真……

  始终觉得自己现在还有很多不足,但我相信自己努力去学习书中人物和身边朋友的好,一定会达到自己想要的境界与高度。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就像思嘉绝不向北方佬妥协那样……

  媚兰生如绿叶,去如秋叶,都是那般静美;思嘉生如夏花,去时又会如谁?

飘读书心得5

  天生丽质却任性虚伪,精明能干却冷酷无情,坚强自信却虚荣阴险,敢于担当却自私贪婪,毋庸置疑,玛格丽特在《飘》中塑造的斯佳丽是一个不完美的人。但她的不完美却让我觉得真实,遂走进了她的心,发现了她的美。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前夕,16岁的斯佳丽热衷于舞会郊游,享受着追捧崇拜,但她却爱上了阿希礼,一个她注定得不到的人。她像一个哭着摘月亮的孩子,在阿希礼娶了表妹玫兰妮后草率地嫁给了查尔斯。不久,查尔斯就病死了。在加入护士列队照顾伤兵时,她目睹了战争的残酷,责任心逐渐苏醒。在战火连天的情况下,她坚守承诺,独自一人带一即将生产的弱女子赶回家园,并替玫兰妮接生,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后来她又经历了两次婚姻和挚友的病逝,终于明白了她爱的阿希礼不过是一片幻影,她真正爱的,是一直默默爱着她的瑞特,此时却已绝望地离开了她。

  “等明天回到塔拉庄园再考虑这一切吧。到那时候我就能够忍受了。我明天会想出办法来重新得到他的。不管怎么说,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一无所有的斯佳丽,没有哭喊哀求,而是自信坚强地面对一切。爱情,生活,希望,以及战争,都随风飘逝,但是,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所爱的到底是什么,不是金钱,不是美丽的.外表,而是迷雾中的那盏为她留的灯。

  生命的本质其实是欢乐,虽然人生的结局不够圆满,但是我们还是从中体会到了幸福的滋味。斯佳丽没有跟瑞德在一起,看似悲剧,但是斯佳丽并没有绝望,而是坚信“明天会好起来,一切都将会过去”,这又何尝不是希望?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我们在生活的路上走的不好,不是路太狭窄,而是我们的眼光太狭窄了,所以最后堵死我们的不是路,而是我们自己。

  人生或许是一场悲剧,但我们可以摆正心态,笑对人生。

  “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是啊,哪怕人生之路坎坷曲折,但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笑对人生,自强不息,总有一天,我们会停下漂泊的脚步,找到心灵的归宿,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稳稳的幸福。

飘读书心得6

  我们每个人就像一片树叶,被风吹落,也被风吹起,漂流在尘世里,不知会飘向何方。——题记

  我读过多少书,尤其是名著,世界名著。在学校的时候,匆匆地《茶花戈》、《红与黑》等,也许由于文学素养浅薄的,或是世界观的差异。它们并没有给我太大的震撼。暑假时,朋友推荐我读下《飘》,那时还记得她很神秘地开玩笑地说了声:“读完后,你会改变你的择偶观呦!”

  画了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它,很惭愧自己像老牛走路似的看书速度,却也不敢恭维自己看得有多么精细。读完《飘》,他确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更唤起我对过去的懊悔。同时,对书中的描述的人生、友情、爱情,我也感触颇多。

  我很喜欢《飘》的主人公斯佳丽,她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她给人的影响很好:勤劳、直率、有责任感;而她风一般的善变的性格,正如本书的题目“随风而行”一样。她之所以有3次坎坷的婚姻,只因她复杂多变的性格。因而在我的到这本小说的`时候,我不仅没有因所谓斯佳丽的“叛逆精神,自强不息”所感动,反而为她漂泊不定的生活,失去所有而仍不知道真爱在何方的悲剧的性格感到遗憾。必竟书的结尾这样写道:她具有她的家族那种不承认失败的精神,即使失败就摆在眼前,如今就凭借这种精神,她把下巴高高翘起。她能够让瑞德回来,她知道她能够。世界上没有哪个男人她无法得到,只要她下定决心就是了,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作者的这句话给了一代又一代人精神的洗礼,给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而在我看来”没有那个男人无法得到“并不能呢过并明她的成功,反而揭露了她的不择手段。为了金钱,她可以出卖自己的幸福;而为了自己的幸福,她可以出卖自己妹妹的幸福,出卖他人的幸福,创造出她所能制造的假象。可最终,她也不会得到什么真正的爱情。可是,斯佳丽她认为她控制住了那个男人,她认为她并没有失败,仍期待着明天——不是充满自信,而是茫然的期待。这种自私、虚伪的期待的性格决定了斯佳丽到了故事的最后都没有一个美满的归宿。

  其实,善变、自私、虚伪,这些性格的弱点也是人人都有的,仿佛一个栅栏,阻挡我们奔向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飘》借爱情的题材,写了每个人因为自己的性格弱点而遇到的窘境。“新的一天”固然是好,然而总是期盼“新的一天”,总期待有别的爱情能够收获,而不是想清楚自己做错了什么,抱着所谓的希望和信心去寻找渺茫的机会,斯佳丽则能获得他的幸福呢?也许她只能活在所谓的庄园的梦中了。

  漂浮在尘世间里,有的人被物质打败做了生活的奴隶,有的人随时间而改变了自己最初的纯真,剩下的便是所谓的特立独行的人,但也许就是他们眼中的人,才真正的未忘初心。

飘读书心得7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它,很惭愧自己像老牛走路似的看书速度,却也不敢恭维自己看得有多精。读完后,心里有股淡淡的惆怅感觉,朦胧中,总觉得自己身上依稀有思嘉的身影。读完《飘》,它确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更唤起我对过去的懊悔。同时,对书中的描述的人生、友情、爱情,我也感触颇多。

  关于人生的善与恶,我不敢妄加评论,因为,毕竟我走的人生路还不及三分之一。十六岁的我,想法也许是很幼稚的。《飘》中女主人公思嘉·奥哈拉并不是传统观念的好女人,她有着迷人的外貌、聪慧的头脑、坚强的内心、果敢的行为。同时,她也骄傲、贪婪、虚荣、追求实际,甚至曾经有过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她渴望爱情,不顾一切世俗观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但当感情和现实利益相冲突时,她毅然将经济需求放在首位。如果说我佩服思嘉,那我更衷情于瑞德,因为我也同样的崇高自由,他的豪放不羁,他的现实,他的勇敢,都传神地说明了他在乱世社会中成长的一个人才,是在乱世生存与发展的强者,强者应适应任何一个社会,这也成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在经济社会中对精神的取舍,在面对新生事物时,是适应还是回避?思索过后,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启发!

  谈到友情,虽然在《飘》中,作者并没有极力去描写友情,但媚兰对朋友的这份友情仍然是让我羡慕不已。记得桑费有句话:“朋友有三种:爱你的朋友、恨你的朋友、忘记你的朋友。”我想媚兰就是那种爱思嘉的朋友。她对思嘉感恩、感激,甚至为了她可以去死,她的真心在临死前终于让思嘉明白她是她唯一的真正朋友。在人的一生当中,谁能没有朋友?有几个真正的朋友便成了人一生最珍贵的东西。对待朋友,最好也是最真的办法——那就是真心!  读完了整本书,我也摘出了最喜爱的两句话:

  “美貌并不能使人高尚,衣着也不能使人尊贵。”——警告贪慕虚荣的人。

  “我向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他们黏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一模一样,一样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一一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一遍匆匆的略读,并不能体味多少真谛,也许,等我再读几遍时,会有更多的收获吧。

飘读书心得8

  《飘》这本书和其它一些小说不一样,有些小说可以风风火火一口气读完,但是《飘》这本书却要津津有味地细细品读,读几页,回味一下,再读几页,再回味一下。今天,我喝着茶,在柔和的台灯光下,终于读完了《飘》,我合上书本,抚摸着书皮,舍不得放下。《飘》是米切尔花了十年才完成的著作,比《红楼梦》花的时间有过儿无不及。作者真是献出了很多时间来完成这篇著作,可以说,她完成了一个神话。

  《飘》这本书中的人物,给我印象最深的当然是主人公——思嘉·奥哈拉——她的性格特点充满了复杂,有多面的性格。但正式这种复杂的性格,真正表现出了她这个人物的真实。她争强好胜,执着自信,勇于向前,却也有些贪婪和冷酷,有时候为了自己的私利,甚至不择手段。我对她,真是即佩服又讨厌。我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的执着,佩服她的坚毅,更佩服她在突破困境的那种勇气。我又有些讨厌她的`过于贪婪,讨厌她对待别人的冷漠,我讨厌她的不顾后果和不择手段。

  思嘉·奥哈拉是一个很复杂的人,让我难忘。

飘读书心得9

  一位作家,一生也许会有许多部作品,也许在当时他生活那个时期会引起极大的轰动。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随着时代的变迁,那些以作品数量取胜的作家终将淹没于历史的洪流中。与此相对的是另外一种作家,他们也许没有许多作品流传于世,但是,也许那仅有的几部巨著会在璀璨的文学星河中散发着永不褪去的光芒。

  玛格丽特·米切尔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女作家。她的一生太过短暂,并未留下许多作品,但只一部《飘》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学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而《飘》也成为20世纪文学的经典作品,至今仍有着深刻的影响。

  小说是在南北战争这一背景下展开的`,以斯嘉丽·奥哈拉为主线,反映了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南方社会的风貌,在描述战争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着重描写了斯嘉丽对艾希礼自欺欺人的爱情及白瑞德对斯嘉丽的怜爱。

飘读书心得10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写的一篇长篇作品,其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该书以美国南北战争为大背景,以斯嘉丽的情感为主要线索展开叙述。《飘》一经面世,就畅销全球,成为了非常有影响力的一部名著。

  我是在工作之余,看的这本书。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斯嘉丽、艾希利和瑞恩,当然还有玫兰尼。《飘》分为上下两部,当我看上部的时候,只是感觉斯嘉丽是一个绝世美女,很多男人都很喜欢她而已。稍微给我印象深一点的地方就是,她向艾希利表白爱意而被他拒绝时,竟然被另一个男人瑞德听到了,那种情景的设置让我感觉很好笑。但,没想到的是,这个令我感觉好笑的地方竟然为以后所有的情节埋下了伏笔。当我看到该书的下部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这是一本绝世佳作。本来以为故事情节写的太过夸张,但到了故事的结尾,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哭了一遍又一遍。看完整部书,才发现那些我以为夸张的描写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自己深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而最终却发现自己爱的'不过是心中缔造的那个完美的影子。自己深深厌恶的那个人,却爱自己爱的已经没有了爱的勇气。现实中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我自己就深陷这个怪圈里无法自拔,无法逃脱。书中写的是一桩让人纠结难解的错爱,但是我知道,这样的错爱不止书中独有。

飘读书心得11

  《飘》这部小说文字优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小说中,我喜欢斯佳丽的勇敢坚强,喜欢瑞德的机智果断,喜欢梅兰妮的`外柔内刚。斯佳丽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当她应对困难时,她选择迎接;当她应对职责时,她选择担负;当她应对感情时,她却选择逃避,之后,却为时已晚。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的生命何其短暂,前十年浑浑噩噩,后十年年老体衰,即使能活八十年,真实度过的也许仅有六十年的光景。当你把这几万天做成一个日历,撕一页你的生命就会少一天,这份煎熬又有谁能够忍受?所以,请珍惜眼前的一切事物,不要总想着后面还会有更好的,结果只会是碌碌无为,后悔莫及。

  人生,何其短暂,当我们应对困难时,请不要退缩,要披荆斩棘,斩草除根。我们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期望,充满斗志,永远不要放弃,相信一切。所以,让我们一起铸造自我的辉煌人生吧!

飘读书心得12

  自古以来,”虚伪”似乎就是个贬义词.多少人对它敬而远之,可是又有谁的身上没有它呢?

  《飘》中的斯佳丽是虚伪”得出”了名了吧!她认为只要有金钱就可以得到一切,可是事实却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她明明想得到瑞特的钱,却又装作可怜他,同情他.就连她母亲埃拉也同样有”虚伪”的一面: 埃拉处处受人尊敬,可她却最终死于自己的”善举”.阿什礼的一家,也就是威克尔斯家族也同样”虚伪”; 他们总是中规中矩,不愿违背家族的意思 ,即使落魄,也”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样看来,不同的人就有不一样的”虚伪”,但是我们却不能说这些完全是错误的。

  如果没有埃拉的”虚伪”,其他人就不会活下来.她为了别人牺牲了自己,而且是很不值得的一件小事.可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中不就有这样的例子吗?她虽然死了,可他无悔。

  如果没有阿什礼的”虚伪”,那些陈旧的规定谁来守,如果每一个人都抛弃传统,抛弃过去,那这世上还有什么公理可言.他虽然未能照自己的遗愿去爱,可他给了自己一个爱梅丽的机会。

  如果没有梅丽的”虚伪”,她不顾阿什礼的面子与感受,相信了他人的`说法,公然针对斯佳丽.那她与其他懂人情事故的长舌妇有何区别.作者也没必要塑造这样一个优秀形象了。

  所以说,”虚伪”不一定是一件坏事.也许他(她)是为了别人才做出”虚伪”的事,说出”虚伪”的话.也许他们为此已注定要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我们硬要说他们是自作自受,未免也太专制了.有时,”虚伪”的人也不一定是坏人,也不一定是居心不良的,他们可能是”善良,可爱”的人。

飘读书心得13

  得不到的永久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如果斯嘉丽真的了解阿希里就绝不会爱上他,如果她真的了解瑞特就绝不会失去他。其实,她最不了解的,是她自己!

  认真想想,有时连自己都不了解,又曾真正了解了谁?这是对刘若英的那首《后来》的最好诠释:后来,最终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从今萧郎是路人。

  掩卷深思: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或许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也只是个孩子,不要企图通过简洁的认知与阅历来定义整个世界,我们需要不断成长。解快乐灵的密码最好的方法是坚持阅读,坚持思索,那灵魂就会自带清洁功能,不会轻易迷失自我。

  这一点我觉得同为名著《简爱》中的简就是最好的例子。

  相比斯嘉丽的大大咧咧,金钱至上,甚至有点浅薄,不爱读书,简从小就是被书籍浸润过的孩子,身为孤儿的她始终在书中吸取力气。她为了避开成为情妇而离快乐爱的人去流浪,拒绝嫁给会禁固自己天性的表哥,最终又回到出事的罗切斯特先生身边,修得正果。以上的每个打算都是她自己完成的,经过了深深的思索,倾听了自己的'内心。可以说简是一个与自己心灵距离很近的人,她从不自我哄骗,也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

  另外,我们常说要经营婚姻,可见好的婚姻是需要才智去经营的。

  《飘》里的斯嘉丽和瑞特本可以成为神仙眷侣,只惋惜良辰美景奈何天,他们在许多时候只是冷嘲热讽,更由于各自所谓的自尊使然,使得言语和付出总是那么格格不入。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句话:不要在表达爱时那么吝啬,却在表达损害时那么锐利。语言的最大魅力应当是体现在有效沟通上。

  所以,我建议每一位未婚或已婚的女性都去读一读这本经典名著,近距离感受斯嘉丽带给你的心灵震撼。

飘读书心得14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随风飘逝的是美好的旧生活,迎接她的是未知的新世界。

  思嘉·奥哈拉出生在一个种植园—塔拉庄园的家庭,从小高傲、自负、任性、自私,过惯了那一周一次宴会、每天无所事事的玩乐生活。然而,一场所谓的南北战争,彻底改变了她的旧世界。她不像他人,停滞在自己的旧生活中无法自拔;她用无数的“明天”来鼓励自己,无惧伤痛。

  自私与坚强,虚伪与真诚,逃避与勇敢,很难想象,这些对立的人性却集她于一身。

  她爱家,胜过了一切。她喜爱那一望无际的红土地。塔拉庄园每一捧湿润的红土地,都是她永远前进的动力。那个家有她最尊敬的母亲艾伦,有刚强直率的父亲杰拉尔德,有为她倾注心血的嬷嬷,有那傻乎乎的,却忠诚不二的波克、萨姆……在逃避战乱的日子里,她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到塔拉;为了塔拉庄园,她来到亚特兰大赚钱,并寄回塔拉。为了土地,她勇敢地向北方佬举起枪,为了交税,她不惜抢走妹妹苏伦的未婚夫弗兰克,用他的钱买木厂来赚钱交税。她本是一个柔弱的少女,却在残酷的生活前活出了男人所有的坚强。她像一个披着铠甲的勇士,只凭那一腔孤勇,向前进军。

  她也许自私,却从不胆怯;她也许虚伪,却从不背叛;她也许逃避,却从不懦弱。她就像千千万万的我们,她也有不足,带着一点那个时代的虚荣,自私,却从不退却。她的世界简简单单,“不管内心多么痛苦,都要好好吃饱,好好睡饱。”她那看似矛盾的人性,实则是生活原本的'模样。她一直都在努力,即使结果不尽人意,但她却给了我力量。是啊,我们想要在人生舞台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无论是虚伪,真诚,自私,坚强,还是其它;只要我们愿意为之付出而努力,那么也是值得的。

  无论今天经历了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应该像思嘉一样,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与期待。我喜欢她,因为她真实,她是一个拥有美好,也拥有不足的人。虽然她为了生计可以不择手段,但我相信她是值得的,她为了自己的初心而努力,她的人生是多彩的。我喜欢思嘉的生活方式,随心所欲,活得认真,活得可爱。我想像她一样活得热情,勇敢,活得坦荡赤诚。生命中会遇到千千万万的人,千千万万的事;然而我们活得浮躁而焦虑,太多事物在干扰我们,我们太过于容易放弃,我们想要守护的初心在慢慢消失。

  人生在世,变幻莫测。未知的明天,内心的执着,总让人期待。认真努力过后,不管结局如何,我也能不惧怕地鼓励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飘读书心得15

  初读《飘》,觉得作者不知道在讲些什么,只知故事是从一场宴会开始。后来,再次读了一遍,或许是成长了,便读出了整个故事的曲折、复杂。

  纵观全文,我觉得,最喜欢的人物还是思嘉丽,尽管她任性狡黠、残忍贪婪,但同时在她身上表现出的还有她的娇艳美丽、精明能干。

  她不像当时的妇女们,她们那么拘谨,又是那么迂腐,而思嘉不同,她是只活泼又不受束缚的鸟儿,在那样一个昏暗的社会自由自在翱翔。当她错误地给艾希礼套上自己精心编制的“礼服”时,她的爱便错了;当她不明白自己的情感,消耗尽瑞德的爱时,她又再次错了。好在,思嘉很坚强,当她两次犯错时,她想起父亲的话:“世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她正面自己的情感,不再迷茫、犹豫,她相信明天,明天她就能把握住爱。主人公思嘉丽便是那么一个有些孩子气,却又坚强,拥有希望的人。

  就像艾希礼所说,媚兰是那样脆弱胆小,而思嘉丽却是那么勇敢。虽然思嘉在爱情上失败了,但是她的生活,她的努力,显而易见得成功。当艾希礼把媚兰托付给思嘉丽时,尽管心里很不满,但她还是遵守自己的诺言,细心地照顾媚兰。

  在战争期间,人人都过得很困难,思嘉丽却靠着自己的努力养活了媚兰还有自己的一家人,虽然很多是靠欺骗弗兰克得来的。或许,有人认为她真是狡猾,手段卑劣,但我却不能认同,思嘉丽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救所有的人,她不能让父亲的家业毁于一旦。思嘉是那么努力,她执着、勇敢地保护着所有人。

  与媚兰相比,思嘉丽真算不上一个良家妇女,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才更显得真实,更令人感同身受。媚兰太完美,完美到不可能,所以她只能算是一种美好形象的代表而已,这便是我喜欢思嘉丽的理由,她才是一个正真活着的、有血有肉的人。

  于媚兰,思嘉丽刚开始的情感只有嫉妒与厌恶,但最终媚兰的宽大胸怀让她明白了她是喜欢和依赖着媚兰的.,毕竟,媚兰一直在背后默默地帮助她。思嘉丽其实也拥有一颗宽容天下的心,战争期间,她以宽容容下了媚兰。正是这样一颗宽容的心,保护了媚兰,也让思嘉看清了自己。

  《飘》的篇章是华丽的,它塑造了思嘉丽这样一个有着自己灵魂,又丰富多彩的人物。让我从思嘉丽身上认识了她的坚强、任信、努力、执着、勇敢与宽容。全文也因此人物,增添了不少的意趣。

  她处事雷厉风行,精明能干。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她对爱情的执着。她所拥有天使般的脸蛋和魔鬼般的身材——用修饰中国古代美女的话那就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使得多少青年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她对这些毫不在乎,她对爱情疯狂的执着。但是出于无奈,她分别嫁给了两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当再一次见到她钟爱的艾希礼时,依然像少女般疯狂地爱着他,不顾一切的向他倾诉钟情。这让我想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女子对爱情忠贞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以《孔雀东南飞》为例,一对男女要表现对爱的忠贞就要结为连理枝,他们的爱情是与婚姻紧密相连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当他们的爱情遭受别人的破坏时,为了表现对爱的执着,他们只有“自挂东南枝”了。然而思佳丽却不一样,在她的爱情观中,爱情与婚姻是可以分离的,或者说是一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分离。她不在乎彼此都有的婚姻,抛开一切大胆的去爱艾希礼,争取自己的幸福,她并未将爱情套上礼义,道德的枷锁,她的爱情永远是自由奔放的。这也许是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吧。爱的本质是不因表达方式的变更而变化的。

  思佳丽的大半生又是为爱所迷惑的。因为迷惑而做了很多错事。知道最后她才发现,原来她一直钟爱的艾希礼并不爱她,也不曾象她所想的那般优秀。其实她爱的并不是艾希礼,而是自己内心的一个完美形象。艾希礼越是拒绝她,她心中的那个形象就越完善——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而恰恰因为她错误的迷恋,才使她错了身边真正的幸福。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人要学会明辨是非,不要让幸福从自己的指间溜走。

  值得欣慰的是,在思佳丽的爱情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为之已晚的,当她彻底的失去艾希礼,失去女儿,丈夫瑞德也已离她而去之后,她才意识到原来她真正爱的人是瑞德,她于是抛开心灵上的创伤与悔恨,相信自己一定能挽回瑞德的心。“不管怎样,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如果许多人对爱情都能有这种乐观自信的态度,那么许多爱情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在品读《飘》的日子里,多少次我与之同喜、同闹、同悲、同笑。几许惆怅,几许欣喜,几许感慨,几许惊叹。掩卷息,留下的是强烈的震撼和一生的感动。

《飘读书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飘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读《飘》有感08-08

《飘》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0-12

《飘》读后感[精选]02-23

《飘》读后感01-18

《飘》读后感11-24

《飘》的读后感02-05

《飘》读后感优秀10-25

《飘》读后感范文01-03

飘读后感模板06-09

《飘》读后感(15篇)06-13

飘读书心得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飘读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飘读书心得

飘读书心得1

  《飘》是由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创作的,她于一九二六年起着手创作《飘》,历经十年,才于一九三六年完成这部一百万字的鸿篇巨著。

  《飘》展示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动乱的社会现实,以“乱世佳人”斯嘉丽为主线,描写了几对青年的爱情纠葛。斯嘉丽年轻貌美,但她所作所为显示了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某些本质特征:残酷、贪婪、自信;为了振兴家业,她把爱情和婚姻作为交易。三次婚姻没有一次处于真心,后来才终于明白她一直念念不忘的艾希礼懦弱无能,才意识到自己真正爱的是瑞德。

  斯嘉丽的一生起伏跌宕,她出生于一个美国的南方大家族,她美丽超群,敢爱敢恨,身边追求者无数,她喜欢英俊迷人的艾希礼,但艾希礼却与他的表妹媚兰结婚。斯嘉丽一怒之下与媚兰的哥哥查尔斯结婚,不久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查尔斯战死。从此,斯嘉丽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从小生活的庄园变得满目疮痍,母亲死了,父亲疯了,仆人惊慌失措??但这一切并没有打倒斯嘉丽,她展现了坚强的一面,单独的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这是潇洒豪放,干练执着的瑞德出现在她的生活当中,并对她进行了热烈的追求。但是斯嘉丽却依然迷恋艾希礼,令瑞德伤心欲绝。后来斯嘉丽明白艾希礼不过是一个庸人,但当她再想挽留瑞德时,瑞德已心灰意冷,离她而去。在书的结尾,坚强的斯嘉丽并没有消沉决心,决心回到庄园开始新的生活。

  本篇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应该是在对人物的性格特征方面的刻画。

  斯嘉丽,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作为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性,能为自己的土地争取到最大的利益,除了聪敏、智慧、还有勇气、毅力与责任心。她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管在什么困境中都能生存。她不完全依赖于男人,是个积极进取且新手承诺的女性。当然,仅有有点而没有缺点的认识不完整的,也是不存在的,本篇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有她身上所暴露出来的人性的缺点。她自私、虚荣和冷漠等,让我们感觉这个人物形象很真实,虽然“不完美”,但却很丰满。

  媚兰,她几乎具备了东方女性所有的优点,外柔内刚,贤惠温婉,心地善良她往往只看到每个人最好的一面,并给予善意的评论。她是忠诚的对自斯嘉丽始至终赤胆忠心,无论在什么时候她一直在身边鼓励她帮助她,只要斯嘉丽需要朋友她就会一直在身边,在一起奋战的十几年里思嘉已经离不开她了斯嘉丽只给了她一点点她却用了一生去回报记得媚兰曾经说过,无论发生什么,我会一直爱你,就像现在这样,直到死去有了这样一个朋友一生还有何求呢?

  她是友善的对周边的每一个人都是哪怕是为人所不齿的瑞德也庇护有加1863年以后除了媚兰,没有人愿意接待瑞德而她总是对人说瑞德也是上等人战乱中瑞德因为没有参战而更受鄙视而媚兰却因为他曾替她打听艾希礼的消息更加的庇护她并公开宣布:只要她活着,他就永远是她家受欢迎的客人,无论别人怎么说他坏话都不介意她是恬静幽雅的无论世界发生怎样的事情她依然镇定,当看见斯嘉丽杀死北佬,她没有惊慌失措,还帮忙收拾尸体,搜查钱财,擦拭血迹,当她身体虚弱没人下地干活,她放下过去受过的教育和优越感,拖着虚弱的身体下地干活,在受伤时依旧保持着美德的信仰在吃亏时仍然绽放纯净的`笑容始终安平乐道的媚兰虽同样经历了战争与死亡,眼神却永远那般温柔、恬静,就像疾风暴雨的黑夜里,两只点燃的蜡烛,仿佛那温暖的火焰,跳跃着力量与希望。

  媚兰临死都是面带微笑的,她恳请斯嘉丽照顾艾希礼和孩子,并不让她知道,并劝她善待瑞德,这不是一个圣人是什么,真是让人垂泪。

  瑞德是一个复杂的人他有良好的教育,也很善良却和时代格格不入。他有锐利的眼睛,知道战争南方必败并利用小聪明在战乱中挣了不少钱他对国家同样有热情,即使他知道必败无疑,却仍在最后关头入军,他活得洒脱,即使有战争他很少去顾及别人的想法,不会在社会舆论中挣扎,所以他没有娶那位因为受到某种意外事故干扰为能把她在天黑之前送回家的女人,并在自己枪法更准的情况下杀死了她那凶暴的兄弟,如果他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情况就不会这样了,但他没有但他的沉稳聪明和死不服输,造就了最后的结局。

  他爱斯嘉丽,了解斯嘉丽,但他从来不说,只通过行动表达,而斯嘉丽并不了解他,最后。他一次次失望了把所有的希望放在女儿身上,最后女儿也遭遇不幸最后他最尊重的媚兰也死了,他只有在媚兰身上才看到自己的“圣洁”。媚兰的死让他彻底绝望,不再争取。但他的男性形象被许多女性所推崇,因此,瑞德一号的形象塑造的也相当“完美”。

  从这篇小说中,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的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用自己的智慧与毅力去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挑战与困难,还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对我们付出的感情,不要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到那时,悔之晚矣。

  因此,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每一分来自他人的唉,也尽量用自己爱去回报爱我们的每一个人,不要让自己的生命留下过多的遗憾。这本书是以这样一句话结束的:“不管怎么说,明天又是另一天了。”我很喜欢这句话。它告诉人们,不论你今天取得了何种令人骄傲的成绩,都不要炫耀不止;不论你今天遭遇何种巨大的失败,都不要从此自甘堕落。因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生活变得越来越忙碌,无形之中我的生活节奏也快了起来。但是,无论多么快的生活节奏也没有让我忘记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真挚爱情的向往;而正是这繁忙的生活和快速的脚步,让我更加明白了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生生不息的,都是具有勇敢、坚强和永不停歇的精神和信念的。在短暂而漫长的人生旅途上,我愿像《飘》中的男女主人公那样,怀抱着热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带着坚强、无畏、勇敢、开创的心追求新的生活。

飘读书心得2

  《飘》是我最喜欢的外国小说之一,书的作者是米切尔。它是一部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的小说.去年看《飘》这本书时已是看第三遍,书中人物个性很鲜明,所以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主人公思嘉坚强、乐观、精明、自私、冷酷、为了金钱不择手段.她的精神之柱就是爱情、土地、金钱。思嘉的悲剧在于她一直搞不清楚谁才是自己的真爱,思嘉失去了那本应属于她的爱情,瑞德一直深爱着她,但她却一直陷在艾希礼盲目的爱情中不能自拔,直到最后媚兰去世时她醒悟到自己和瑞德才是一种人时,但瑞德已心灰意冷,从此离她而去...很喜欢思嘉,虽然她自私冷酷,但她的心不坏,她爱护她家的仆人,她把他(她)当小孩一样保护,她更爱她的红土地,在那种战乱特殊的年代里,因为生存的需要,所以我大多数看到的是她的优点。

  主人公瑞德狡诈、冷酷、倔强、精明、眼光锐利。他被思嘉坚强敢爱敢恨的`性格所吸引并深爱着她,在战乱中一直照顾她,像宠孩子一样宠着她。他最容不得是思嘉讲假话和思嘉对艾希礼的感情。他鄙视艾希礼的懦弱,但他又最理解同情在那个战乱年代里的艾希礼。当他对思嘉的感情感到失望时,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的女儿邦尼.当邦尼死后他离开了思嘉回到查乐斯顿去与家族和解...

  另外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媚兰了,她外柔内刚,善良博爱,灵魂高尚.是瑞德的心目中最伟大的女性。当然我想信她也是读者心目中最伟大的女性。

  文章最后以思嘉的一段内心独白结束:“……明天我要想出个办法来重新得到他,不管怎么说,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之所以有这个结尾的伏笔,后来作者里普利写了《飘》的续集《斯佳丽》。昨天在网上搜索到了,现正在拜读中...

  还有一直听说《飘》的电影版非常好看,译名为《乱世佳人》,此电影得到奥斯卡奖,可一直没机会看到,上周听一个同事讲在土豆网站可以看到此电影,所以周日花了近4小时看完了它。确实很棒!

飘读书心得3

  米切尔的爱情小说《飘》,是我最喜爱的书,没有之一。我喜欢小说女主人公思嘉的勇敢坚强,喜欢瑞德的机智果断,也喜欢媚兰的外柔内刚。

  谈及思嘉这个人物,其实我的感觉是矛盾的,讨厌中藏有敬佩。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她一生中爱了两个男人,而她却并不了解这两个男子。如果她了解希礼,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瑞德,那她就不会失去他。她一直以来是辜负瑞德的,她只是不停追寻着自己梦中的王子——希礼。她只是把自己爱的特点认为希礼有,她只是做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让希礼穿上,而后爱上他。而事实是,她爱的.只是那件衣服。

  对于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对土地的执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环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顾社会上的言论而开创自己的事业。她生命有几个灵魂,一个是她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能干、温柔的典型贵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亲为了救人而被传染伤寒,去世了。另一个,是她十几年来最爱的人——希礼。她能在逆境中站起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希礼。她对希礼是异常执着的。还有一个,就是媚兰。在一起奋斗的十几年里,媚兰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思嘉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当她面对困难时,她选择迎接,当她面对责任时,她选择担负,可当她面对爱的抉择是,起初,他选择蒙蔽自己,当她终于认清,要面对时,却已为时已晚。而她,在无能为力时,就会告诉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会好了,Tomorrow is another day。她在整个故事中,都是个充满生气、充满斗志的人。我最欣赏的,便是她的这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永远充满了希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这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学习的。所以,每当我遇到困难、心情不佳时,我便会告诉自己:“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飘读书心得4

  第一次接触《飘》,应该是看的由它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三个小时将整个六十多章的故事有了一个概貌。正因为少了一些文字的细述,也或许也因为我的理解力差,看完只了解它故事整体内容,而真正人物的性格、特点却知之甚少。所以除了思嘉因最终变得孤苦而博得我不少眼泪外,别的感悟几乎没有。最近,看了《飘》的文字之后在这方面就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女主角思嘉刻画得虽不是完全高贵却十分真实,读懂了她,似乎看到了另一个有那么多不同的自己。她漂亮,有众多的情人败在她的石榴裙下;她自私,战争都是男人们的事,她只关心艾希礼是否爱她;她自负傲慢,除了眉兰,其余女人都极度地讨厌她;她做事(像我一样)冲动,不顾后果,嫁了她不爱的人。

  但她对感情是那么的专一,我也不知道这一点是否好。或许对对的人专一,可以让你幸福一辈子;而对错的人专一,则会让你痛苦一辈子。在我看来她对艾希礼就是错误的,艾希礼根本就不爱她,她在对艾希里的感情里早已没有了自己最宝贵的尊严——她甚至于祈求艾希里去爱她,即使只当他的情人:因为她以为他是爱自己的。这种以为,以至于她失去了自己真正的幸福——瑞德?巴勒特,一个真心把思嘉疼到骨子里去的男人。

  但我还是认为思嘉是一个有爱情信仰的人,她没有把婚姻当一回事,但是爱情一直是她不变的信仰。我认为她的婚姻都不过是为了用来滋养在她心里那份抹之不去的爱情, 思嘉对爱情的执着是她一生坚不可摧的信仰。为了实现对希礼的承诺,她在亚特兰大成为一片火海之时,坚持照顾她的情敌—希礼的妻子媚兰,一个即将临产的孕妇。那份信仰支撑着她跨过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思嘉的生命被她演绎得足够绚烂,而爱情却在如秋树般静静地死去。

  在十二橡树的她,是那么地让人厌恶:自私自利,心胸狭窄,软弱无能,贪图玩乐……而经历亚特兰大之灾后的她,却是让我刮目相看:顾全大局,沉着冷静,坚强勇敢,永不言败……困难一波波地出现,尽管她是那么害怕、无助,但为了养活媚兰、她父亲和黑奴等人,她勇敢面对现实,顽强支撑到最后。这一点深深把我折服,因为自己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总是将困难放大,让自己痛苦,让自己逃避……这就是我与她的很大不同之处,自己只是只纸老虎,色莅内荏的人。

  另外一个女主人公媚兰,在我看来她真的算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了。媚兰娇小的身体总给人一种柔弱的感觉,再加上她那一脸的文静更增加逆来顺受的柔顺。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她会是那么的勇敢坚强,丝毫不亚于思嘉。我觉得媚兰是完美的,不仅在对思嘉抱有一种自始至终的信任与宽容,同时她的身上具备了她们那个时代那个地方一个好女人应当具备的.所有品质,娴静、善良、温柔、贤惠……

  她的度量很大,不管多坏的事和人,她都会换一个好的角度去看待。这让我觉得自己也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对待生活。想起曾经的我,生活给我的是一滴水的困难,我却觉得就像是整个海洋的水都泼向了自己,不停抱怨,不懂得换个角度去看待。现在觉得之前的自己是那么浮躁,消极,懦弱,幼稚,天真……

  始终觉得自己现在还有很多不足,但我相信自己努力去学习书中人物和身边朋友的好,一定会达到自己想要的境界与高度。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就像思嘉绝不向北方佬妥协那样……

  媚兰生如绿叶,去如秋叶,都是那般静美;思嘉生如夏花,去时又会如谁?

飘读书心得5

  天生丽质却任性虚伪,精明能干却冷酷无情,坚强自信却虚荣阴险,敢于担当却自私贪婪,毋庸置疑,玛格丽特在《飘》中塑造的斯佳丽是一个不完美的人。但她的不完美却让我觉得真实,遂走进了她的心,发现了她的美。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前夕,16岁的斯佳丽热衷于舞会郊游,享受着追捧崇拜,但她却爱上了阿希礼,一个她注定得不到的人。她像一个哭着摘月亮的孩子,在阿希礼娶了表妹玫兰妮后草率地嫁给了查尔斯。不久,查尔斯就病死了。在加入护士列队照顾伤兵时,她目睹了战争的残酷,责任心逐渐苏醒。在战火连天的情况下,她坚守承诺,独自一人带一即将生产的弱女子赶回家园,并替玫兰妮接生,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后来她又经历了两次婚姻和挚友的病逝,终于明白了她爱的阿希礼不过是一片幻影,她真正爱的,是一直默默爱着她的瑞特,此时却已绝望地离开了她。

  “等明天回到塔拉庄园再考虑这一切吧。到那时候我就能够忍受了。我明天会想出办法来重新得到他的。不管怎么说,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一无所有的斯佳丽,没有哭喊哀求,而是自信坚强地面对一切。爱情,生活,希望,以及战争,都随风飘逝,但是,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所爱的到底是什么,不是金钱,不是美丽的.外表,而是迷雾中的那盏为她留的灯。

  生命的本质其实是欢乐,虽然人生的结局不够圆满,但是我们还是从中体会到了幸福的滋味。斯佳丽没有跟瑞德在一起,看似悲剧,但是斯佳丽并没有绝望,而是坚信“明天会好起来,一切都将会过去”,这又何尝不是希望?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我们在生活的路上走的不好,不是路太狭窄,而是我们的眼光太狭窄了,所以最后堵死我们的不是路,而是我们自己。

  人生或许是一场悲剧,但我们可以摆正心态,笑对人生。

  “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是啊,哪怕人生之路坎坷曲折,但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笑对人生,自强不息,总有一天,我们会停下漂泊的脚步,找到心灵的归宿,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稳稳的幸福。

飘读书心得6

  我们每个人就像一片树叶,被风吹落,也被风吹起,漂流在尘世里,不知会飘向何方。——题记

  我读过多少书,尤其是名著,世界名著。在学校的时候,匆匆地《茶花戈》、《红与黑》等,也许由于文学素养浅薄的,或是世界观的差异。它们并没有给我太大的震撼。暑假时,朋友推荐我读下《飘》,那时还记得她很神秘地开玩笑地说了声:“读完后,你会改变你的择偶观呦!”

  画了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它,很惭愧自己像老牛走路似的看书速度,却也不敢恭维自己看得有多么精细。读完《飘》,他确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更唤起我对过去的懊悔。同时,对书中的描述的人生、友情、爱情,我也感触颇多。

  我很喜欢《飘》的主人公斯佳丽,她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她给人的影响很好:勤劳、直率、有责任感;而她风一般的善变的性格,正如本书的题目“随风而行”一样。她之所以有3次坎坷的婚姻,只因她复杂多变的性格。因而在我的到这本小说的`时候,我不仅没有因所谓斯佳丽的“叛逆精神,自强不息”所感动,反而为她漂泊不定的生活,失去所有而仍不知道真爱在何方的悲剧的性格感到遗憾。必竟书的结尾这样写道:她具有她的家族那种不承认失败的精神,即使失败就摆在眼前,如今就凭借这种精神,她把下巴高高翘起。她能够让瑞德回来,她知道她能够。世界上没有哪个男人她无法得到,只要她下定决心就是了,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作者的这句话给了一代又一代人精神的洗礼,给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而在我看来”没有那个男人无法得到“并不能呢过并明她的成功,反而揭露了她的不择手段。为了金钱,她可以出卖自己的幸福;而为了自己的幸福,她可以出卖自己妹妹的幸福,出卖他人的幸福,创造出她所能制造的假象。可最终,她也不会得到什么真正的爱情。可是,斯佳丽她认为她控制住了那个男人,她认为她并没有失败,仍期待着明天——不是充满自信,而是茫然的期待。这种自私、虚伪的期待的性格决定了斯佳丽到了故事的最后都没有一个美满的归宿。

  其实,善变、自私、虚伪,这些性格的弱点也是人人都有的,仿佛一个栅栏,阻挡我们奔向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飘》借爱情的题材,写了每个人因为自己的性格弱点而遇到的窘境。“新的一天”固然是好,然而总是期盼“新的一天”,总期待有别的爱情能够收获,而不是想清楚自己做错了什么,抱着所谓的希望和信心去寻找渺茫的机会,斯佳丽则能获得他的幸福呢?也许她只能活在所谓的庄园的梦中了。

  漂浮在尘世间里,有的人被物质打败做了生活的奴隶,有的人随时间而改变了自己最初的纯真,剩下的便是所谓的特立独行的人,但也许就是他们眼中的人,才真正的未忘初心。

飘读书心得7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它,很惭愧自己像老牛走路似的看书速度,却也不敢恭维自己看得有多精。读完后,心里有股淡淡的惆怅感觉,朦胧中,总觉得自己身上依稀有思嘉的身影。读完《飘》,它确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更唤起我对过去的懊悔。同时,对书中的描述的人生、友情、爱情,我也感触颇多。

  关于人生的善与恶,我不敢妄加评论,因为,毕竟我走的人生路还不及三分之一。十六岁的我,想法也许是很幼稚的。《飘》中女主人公思嘉·奥哈拉并不是传统观念的好女人,她有着迷人的外貌、聪慧的头脑、坚强的内心、果敢的行为。同时,她也骄傲、贪婪、虚荣、追求实际,甚至曾经有过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她渴望爱情,不顾一切世俗观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但当感情和现实利益相冲突时,她毅然将经济需求放在首位。如果说我佩服思嘉,那我更衷情于瑞德,因为我也同样的崇高自由,他的豪放不羁,他的现实,他的勇敢,都传神地说明了他在乱世社会中成长的一个人才,是在乱世生存与发展的强者,强者应适应任何一个社会,这也成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在经济社会中对精神的取舍,在面对新生事物时,是适应还是回避?思索过后,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启发!

  谈到友情,虽然在《飘》中,作者并没有极力去描写友情,但媚兰对朋友的这份友情仍然是让我羡慕不已。记得桑费有句话:“朋友有三种:爱你的朋友、恨你的朋友、忘记你的朋友。”我想媚兰就是那种爱思嘉的朋友。她对思嘉感恩、感激,甚至为了她可以去死,她的真心在临死前终于让思嘉明白她是她唯一的真正朋友。在人的一生当中,谁能没有朋友?有几个真正的朋友便成了人一生最珍贵的东西。对待朋友,最好也是最真的办法——那就是真心!  读完了整本书,我也摘出了最喜爱的两句话:

  “美貌并不能使人高尚,衣着也不能使人尊贵。”——警告贪慕虚荣的人。

  “我向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他们黏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一模一样,一样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一一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一遍匆匆的略读,并不能体味多少真谛,也许,等我再读几遍时,会有更多的收获吧。

飘读书心得8

  《飘》这本书和其它一些小说不一样,有些小说可以风风火火一口气读完,但是《飘》这本书却要津津有味地细细品读,读几页,回味一下,再读几页,再回味一下。今天,我喝着茶,在柔和的台灯光下,终于读完了《飘》,我合上书本,抚摸着书皮,舍不得放下。《飘》是米切尔花了十年才完成的著作,比《红楼梦》花的时间有过儿无不及。作者真是献出了很多时间来完成这篇著作,可以说,她完成了一个神话。

  《飘》这本书中的人物,给我印象最深的当然是主人公——思嘉·奥哈拉——她的性格特点充满了复杂,有多面的性格。但正式这种复杂的性格,真正表现出了她这个人物的真实。她争强好胜,执着自信,勇于向前,却也有些贪婪和冷酷,有时候为了自己的私利,甚至不择手段。我对她,真是即佩服又讨厌。我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的执着,佩服她的坚毅,更佩服她在突破困境的那种勇气。我又有些讨厌她的`过于贪婪,讨厌她对待别人的冷漠,我讨厌她的不顾后果和不择手段。

  思嘉·奥哈拉是一个很复杂的人,让我难忘。

飘读书心得9

  一位作家,一生也许会有许多部作品,也许在当时他生活那个时期会引起极大的轰动。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随着时代的变迁,那些以作品数量取胜的作家终将淹没于历史的洪流中。与此相对的是另外一种作家,他们也许没有许多作品流传于世,但是,也许那仅有的几部巨著会在璀璨的文学星河中散发着永不褪去的光芒。

  玛格丽特·米切尔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女作家。她的一生太过短暂,并未留下许多作品,但只一部《飘》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学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而《飘》也成为20世纪文学的经典作品,至今仍有着深刻的影响。

  小说是在南北战争这一背景下展开的`,以斯嘉丽·奥哈拉为主线,反映了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南方社会的风貌,在描述战争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着重描写了斯嘉丽对艾希礼自欺欺人的爱情及白瑞德对斯嘉丽的怜爱。

飘读书心得10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写的一篇长篇作品,其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该书以美国南北战争为大背景,以斯嘉丽的情感为主要线索展开叙述。《飘》一经面世,就畅销全球,成为了非常有影响力的一部名著。

  我是在工作之余,看的这本书。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斯嘉丽、艾希利和瑞恩,当然还有玫兰尼。《飘》分为上下两部,当我看上部的时候,只是感觉斯嘉丽是一个绝世美女,很多男人都很喜欢她而已。稍微给我印象深一点的地方就是,她向艾希利表白爱意而被他拒绝时,竟然被另一个男人瑞德听到了,那种情景的设置让我感觉很好笑。但,没想到的是,这个令我感觉好笑的地方竟然为以后所有的情节埋下了伏笔。当我看到该书的下部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这是一本绝世佳作。本来以为故事情节写的太过夸张,但到了故事的结尾,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哭了一遍又一遍。看完整部书,才发现那些我以为夸张的描写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自己深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而最终却发现自己爱的'不过是心中缔造的那个完美的影子。自己深深厌恶的那个人,却爱自己爱的已经没有了爱的勇气。现实中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我自己就深陷这个怪圈里无法自拔,无法逃脱。书中写的是一桩让人纠结难解的错爱,但是我知道,这样的错爱不止书中独有。

飘读书心得11

  《飘》这部小说文字优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小说中,我喜欢斯佳丽的勇敢坚强,喜欢瑞德的机智果断,喜欢梅兰妮的`外柔内刚。斯佳丽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当她应对困难时,她选择迎接;当她应对职责时,她选择担负;当她应对感情时,她却选择逃避,之后,却为时已晚。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的生命何其短暂,前十年浑浑噩噩,后十年年老体衰,即使能活八十年,真实度过的也许仅有六十年的光景。当你把这几万天做成一个日历,撕一页你的生命就会少一天,这份煎熬又有谁能够忍受?所以,请珍惜眼前的一切事物,不要总想着后面还会有更好的,结果只会是碌碌无为,后悔莫及。

  人生,何其短暂,当我们应对困难时,请不要退缩,要披荆斩棘,斩草除根。我们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期望,充满斗志,永远不要放弃,相信一切。所以,让我们一起铸造自我的辉煌人生吧!

飘读书心得12

  自古以来,”虚伪”似乎就是个贬义词.多少人对它敬而远之,可是又有谁的身上没有它呢?

  《飘》中的斯佳丽是虚伪”得出”了名了吧!她认为只要有金钱就可以得到一切,可是事实却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她明明想得到瑞特的钱,却又装作可怜他,同情他.就连她母亲埃拉也同样有”虚伪”的一面: 埃拉处处受人尊敬,可她却最终死于自己的”善举”.阿什礼的一家,也就是威克尔斯家族也同样”虚伪”; 他们总是中规中矩,不愿违背家族的意思 ,即使落魄,也”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样看来,不同的人就有不一样的”虚伪”,但是我们却不能说这些完全是错误的。

  如果没有埃拉的”虚伪”,其他人就不会活下来.她为了别人牺牲了自己,而且是很不值得的一件小事.可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中不就有这样的例子吗?她虽然死了,可他无悔。

  如果没有阿什礼的”虚伪”,那些陈旧的规定谁来守,如果每一个人都抛弃传统,抛弃过去,那这世上还有什么公理可言.他虽然未能照自己的遗愿去爱,可他给了自己一个爱梅丽的机会。

  如果没有梅丽的”虚伪”,她不顾阿什礼的面子与感受,相信了他人的`说法,公然针对斯佳丽.那她与其他懂人情事故的长舌妇有何区别.作者也没必要塑造这样一个优秀形象了。

  所以说,”虚伪”不一定是一件坏事.也许他(她)是为了别人才做出”虚伪”的事,说出”虚伪”的话.也许他们为此已注定要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我们硬要说他们是自作自受,未免也太专制了.有时,”虚伪”的人也不一定是坏人,也不一定是居心不良的,他们可能是”善良,可爱”的人。

飘读书心得13

  得不到的永久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如果斯嘉丽真的了解阿希里就绝不会爱上他,如果她真的了解瑞特就绝不会失去他。其实,她最不了解的,是她自己!

  认真想想,有时连自己都不了解,又曾真正了解了谁?这是对刘若英的那首《后来》的最好诠释:后来,最终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从今萧郎是路人。

  掩卷深思: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或许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也只是个孩子,不要企图通过简洁的认知与阅历来定义整个世界,我们需要不断成长。解快乐灵的密码最好的方法是坚持阅读,坚持思索,那灵魂就会自带清洁功能,不会轻易迷失自我。

  这一点我觉得同为名著《简爱》中的简就是最好的例子。

  相比斯嘉丽的大大咧咧,金钱至上,甚至有点浅薄,不爱读书,简从小就是被书籍浸润过的孩子,身为孤儿的她始终在书中吸取力气。她为了避开成为情妇而离快乐爱的人去流浪,拒绝嫁给会禁固自己天性的表哥,最终又回到出事的罗切斯特先生身边,修得正果。以上的每个打算都是她自己完成的,经过了深深的思索,倾听了自己的'内心。可以说简是一个与自己心灵距离很近的人,她从不自我哄骗,也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

  另外,我们常说要经营婚姻,可见好的婚姻是需要才智去经营的。

  《飘》里的斯嘉丽和瑞特本可以成为神仙眷侣,只惋惜良辰美景奈何天,他们在许多时候只是冷嘲热讽,更由于各自所谓的自尊使然,使得言语和付出总是那么格格不入。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句话:不要在表达爱时那么吝啬,却在表达损害时那么锐利。语言的最大魅力应当是体现在有效沟通上。

  所以,我建议每一位未婚或已婚的女性都去读一读这本经典名著,近距离感受斯嘉丽带给你的心灵震撼。

飘读书心得14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随风飘逝的是美好的旧生活,迎接她的是未知的新世界。

  思嘉·奥哈拉出生在一个种植园—塔拉庄园的家庭,从小高傲、自负、任性、自私,过惯了那一周一次宴会、每天无所事事的玩乐生活。然而,一场所谓的南北战争,彻底改变了她的旧世界。她不像他人,停滞在自己的旧生活中无法自拔;她用无数的“明天”来鼓励自己,无惧伤痛。

  自私与坚强,虚伪与真诚,逃避与勇敢,很难想象,这些对立的人性却集她于一身。

  她爱家,胜过了一切。她喜爱那一望无际的红土地。塔拉庄园每一捧湿润的红土地,都是她永远前进的动力。那个家有她最尊敬的母亲艾伦,有刚强直率的父亲杰拉尔德,有为她倾注心血的嬷嬷,有那傻乎乎的,却忠诚不二的波克、萨姆……在逃避战乱的日子里,她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到塔拉;为了塔拉庄园,她来到亚特兰大赚钱,并寄回塔拉。为了土地,她勇敢地向北方佬举起枪,为了交税,她不惜抢走妹妹苏伦的未婚夫弗兰克,用他的钱买木厂来赚钱交税。她本是一个柔弱的少女,却在残酷的生活前活出了男人所有的坚强。她像一个披着铠甲的勇士,只凭那一腔孤勇,向前进军。

  她也许自私,却从不胆怯;她也许虚伪,却从不背叛;她也许逃避,却从不懦弱。她就像千千万万的我们,她也有不足,带着一点那个时代的虚荣,自私,却从不退却。她的世界简简单单,“不管内心多么痛苦,都要好好吃饱,好好睡饱。”她那看似矛盾的人性,实则是生活原本的'模样。她一直都在努力,即使结果不尽人意,但她却给了我力量。是啊,我们想要在人生舞台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无论是虚伪,真诚,自私,坚强,还是其它;只要我们愿意为之付出而努力,那么也是值得的。

  无论今天经历了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应该像思嘉一样,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与期待。我喜欢她,因为她真实,她是一个拥有美好,也拥有不足的人。虽然她为了生计可以不择手段,但我相信她是值得的,她为了自己的初心而努力,她的人生是多彩的。我喜欢思嘉的生活方式,随心所欲,活得认真,活得可爱。我想像她一样活得热情,勇敢,活得坦荡赤诚。生命中会遇到千千万万的人,千千万万的事;然而我们活得浮躁而焦虑,太多事物在干扰我们,我们太过于容易放弃,我们想要守护的初心在慢慢消失。

  人生在世,变幻莫测。未知的明天,内心的执着,总让人期待。认真努力过后,不管结局如何,我也能不惧怕地鼓励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飘读书心得15

  初读《飘》,觉得作者不知道在讲些什么,只知故事是从一场宴会开始。后来,再次读了一遍,或许是成长了,便读出了整个故事的曲折、复杂。

  纵观全文,我觉得,最喜欢的人物还是思嘉丽,尽管她任性狡黠、残忍贪婪,但同时在她身上表现出的还有她的娇艳美丽、精明能干。

  她不像当时的妇女们,她们那么拘谨,又是那么迂腐,而思嘉不同,她是只活泼又不受束缚的鸟儿,在那样一个昏暗的社会自由自在翱翔。当她错误地给艾希礼套上自己精心编制的“礼服”时,她的爱便错了;当她不明白自己的情感,消耗尽瑞德的爱时,她又再次错了。好在,思嘉很坚强,当她两次犯错时,她想起父亲的话:“世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她正面自己的情感,不再迷茫、犹豫,她相信明天,明天她就能把握住爱。主人公思嘉丽便是那么一个有些孩子气,却又坚强,拥有希望的人。

  就像艾希礼所说,媚兰是那样脆弱胆小,而思嘉丽却是那么勇敢。虽然思嘉在爱情上失败了,但是她的生活,她的努力,显而易见得成功。当艾希礼把媚兰托付给思嘉丽时,尽管心里很不满,但她还是遵守自己的诺言,细心地照顾媚兰。

  在战争期间,人人都过得很困难,思嘉丽却靠着自己的努力养活了媚兰还有自己的一家人,虽然很多是靠欺骗弗兰克得来的。或许,有人认为她真是狡猾,手段卑劣,但我却不能认同,思嘉丽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救所有的人,她不能让父亲的家业毁于一旦。思嘉是那么努力,她执着、勇敢地保护着所有人。

  与媚兰相比,思嘉丽真算不上一个良家妇女,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才更显得真实,更令人感同身受。媚兰太完美,完美到不可能,所以她只能算是一种美好形象的代表而已,这便是我喜欢思嘉丽的理由,她才是一个正真活着的、有血有肉的人。

  于媚兰,思嘉丽刚开始的情感只有嫉妒与厌恶,但最终媚兰的宽大胸怀让她明白了她是喜欢和依赖着媚兰的.,毕竟,媚兰一直在背后默默地帮助她。思嘉丽其实也拥有一颗宽容天下的心,战争期间,她以宽容容下了媚兰。正是这样一颗宽容的心,保护了媚兰,也让思嘉看清了自己。

  《飘》的篇章是华丽的,它塑造了思嘉丽这样一个有着自己灵魂,又丰富多彩的人物。让我从思嘉丽身上认识了她的坚强、任信、努力、执着、勇敢与宽容。全文也因此人物,增添了不少的意趣。

  她处事雷厉风行,精明能干。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她对爱情的执着。她所拥有天使般的脸蛋和魔鬼般的身材——用修饰中国古代美女的话那就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使得多少青年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她对这些毫不在乎,她对爱情疯狂的执着。但是出于无奈,她分别嫁给了两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当再一次见到她钟爱的艾希礼时,依然像少女般疯狂地爱着他,不顾一切的向他倾诉钟情。这让我想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女子对爱情忠贞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以《孔雀东南飞》为例,一对男女要表现对爱的忠贞就要结为连理枝,他们的爱情是与婚姻紧密相连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当他们的爱情遭受别人的破坏时,为了表现对爱的执着,他们只有“自挂东南枝”了。然而思佳丽却不一样,在她的爱情观中,爱情与婚姻是可以分离的,或者说是一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分离。她不在乎彼此都有的婚姻,抛开一切大胆的去爱艾希礼,争取自己的幸福,她并未将爱情套上礼义,道德的枷锁,她的爱情永远是自由奔放的。这也许是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吧。爱的本质是不因表达方式的变更而变化的。

  思佳丽的大半生又是为爱所迷惑的。因为迷惑而做了很多错事。知道最后她才发现,原来她一直钟爱的艾希礼并不爱她,也不曾象她所想的那般优秀。其实她爱的并不是艾希礼,而是自己内心的一个完美形象。艾希礼越是拒绝她,她心中的那个形象就越完善——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而恰恰因为她错误的迷恋,才使她错了身边真正的幸福。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人要学会明辨是非,不要让幸福从自己的指间溜走。

  值得欣慰的是,在思佳丽的爱情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为之已晚的,当她彻底的失去艾希礼,失去女儿,丈夫瑞德也已离她而去之后,她才意识到原来她真正爱的人是瑞德,她于是抛开心灵上的创伤与悔恨,相信自己一定能挽回瑞德的心。“不管怎样,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如果许多人对爱情都能有这种乐观自信的态度,那么许多爱情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在品读《飘》的日子里,多少次我与之同喜、同闹、同悲、同笑。几许惆怅,几许欣喜,几许感慨,几许惊叹。掩卷息,留下的是强烈的震撼和一生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