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方案范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调查研究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调查研究方案范文1
为了做好全市流动人口摸底调查验收工作,确保摸底调查工作质量,准确掌握流动人口数据,为全市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特制定本方案。
一、检查验收目的
检查摸底调查情况和验收数据的质量,全面了解各镇区开展流动人口摸底调查的工作情况,保证全市流动人口摸底调查数据质量合格,真正查清我市现有流动人口数量、工作生活状况及分布情况,了解我市流动人口的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检查验收原则
(一)以镇区提供相关资料为依据,全面检查各镇区开展摸底调查的工作情况;
(二)以《xx市流动人口统计表》为依据,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检验数据的差错率。
三、检查验收的时间安排
(一)9月5日至9月15日为各镇区自查;
(二)9月16日至9月30日为市验收小组复查。
四、验收小组人员分工安排
(一)全市24个镇区,每个镇区抽调一名流管办副主任或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分组参与全市摸底调查验收工作。各镇区须于9月10日之前将抽调人员报市流管办综合科。(联系人:xx,电话:xx)
(二)市流管办抽调12名工作人员参与摸底调查验收工作,具体分组如下:
1、第一组
组长:xx成员:xx
负责:xx镇等6个镇区。
2、第二组
组长:xx成员:xx
负责:xx镇等6个镇区。
3、第三组
组长:xx成员:xx
负责:石岐区、南区、东区、西区、开发区、南朗镇等6个镇区。
4、第四组
组长:xx成员:xx
负责:港口镇、黄圃镇、南头镇、民众镇、三角镇、阜沙镇等6个镇区。
五、检查验收的范围和标准
(一)摸底调查开展的情况。(15分)
1、镇区成立流动人口摸底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区主要领导担任。(3分)
计分:
1—1、没有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扣2分;
1—2、组长不是由镇区主要领导担任扣1分。
2、镇区政府提供摸底调查专项工作经费,组织专门的摸底调查队伍。(4分)
计分:
2—1、没有提供专项工作经费扣2分;
2—2、没有组织专门的摸底调查队伍扣2分。
3、镇区要通过电视、标语、发放宣传单张、召开动员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全社会对摸底调查工作的认识。(5分)
计分:
3—1、没有通过镇区电视宣传扣1分;
3—2、没有悬挂宣传标语扣1分;
3—3、没有发放宣传单张扣1分;
3—4、召开两次以上动员会不扣分,只召开一次动员会扣1分,一次动员会都没有召开扣2分。
4、《xx市流动人口统计表》要求数理清晰,无错项漏项,按50张为一本分类进行装订,并配有说明封面。(3分)
计分:
4—1《xx市流动人口统计表》数理不清晰、存在错项漏项扣1分;
4—2没有分类按50张为一本进行装订扣1分;
4—3没有配说明封面扣1分。
(二)《xx市流动人口统计表》(出租屋部分)的登记情况。(40分)
5、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差错率小于5。(34分)
计分:
5—1、流动人口总数差错率为5—10扣10分,大于10扣20分;
5—2、流动人口男性差错率为5—10扣1分,大于10扣2分;
5—3、流动人口女性差错率为5—10扣1分,大于10扣2分;
5—4、16岁以下流动人口差错率为5—10扣1分,大于10扣2分;
5—5、出租屋房间数差错率为5—10扣1分,大于10扣2分;
5—6、出租屋床位数差错率为5—10扣2分,大于10扣4分;
5—7、出租屋总面积差错率为5—10扣1分,大于10扣2分。
6、出租屋是否违章建筑差错率小于5。(3分)
计分:出租屋是否违章建筑差错率为5—10扣分,大于10扣3分。
7、出租屋是否登记备案差错率小于5。(3分)
计分:出租屋是否登记备案差错率为5—10扣分,大于10扣3分。
(三)《xx市流动人口统计表》(企业宿舍部分)的登记情况。(40分)
8、外地员工情况差错率小于5。(18分)
计分:
8—1、外地员工总人数差错率为5—10扣7分,大于10扣14分;
8—2、外地员工男工差错率为5—10扣1分,大于10扣2分;
8—3、外地员工女工差错率为5—10扣1分,大于10扣2分。
9、企业人员情况差错率小于5。(2分)
计分:
9—1、企业管理人员差错率为5—10扣分,大于10扣1分;
9—2、有专业技术人员差错率为5—10扣分,大于10扣1分。
10、企业住宿情况差错率小于5。(16分)
计分:
10—1、留厂住宿人数差错率为5—10扣5分,大于10扣10分;
10—2、住宿面积差错率为5—10扣1分,大于10扣分;
10—3、宿舍间数差错率为5—10扣1分,大于10扣分;
10—4、床位总数差错率为5—10扣分,大于10扣3分。
11、工资情况差错率小于5。(4分)
计分:
11—1、平均工资差错率为5—10扣分,大于10扣1分;
11—2、最高工资差错率为5—10扣分,大于10扣1分;
11—3、最低工资差错率为5—10扣分,大于10扣1分;
11—4、20xx元以上工资人数总数差错率为5—10扣分,大于10扣1分。
(四)附加项(5分)
12、增加摸底调查项目,做到一厂一表、一屋一表。(5分)
计分:
12—1、增加摸底调查项目,做到一厂一表得分,否则不得分;
12—2、增加摸底调查项目,做到一屋一表得分,否则不得分。
(五)其他
13、《xx市流动人口统计表》都必须按要求如实填写,不得空项,发现1个空项,扣1分,一直将总分扣至零分为止。
六、检查验收实施方法
1、根据各镇区提供的资料,验收工作组首先核定被检查验收镇区的摸底调查工作开展情况,包括:是否成立领导小组,是否提供专项经费,是否广泛宣传发动,以及《xx市流动人口统计表》是否按要求填写、装订等。
2、验收工作组在市工商局调取各镇区企业名单,然后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抽取10间出租屋和4家厂企,对抽中的出租屋和厂企进行现场检查,对检查的全过程进行记录,检查完毕后将检查情况与原统计表逐一核实,分别计算差错率。
3、单项差错率为核查数据与原统计表数据之差除以核查数据。某一部分差错率为所有单项差错率之和除以项目总数。
4、检查验收采取评分制,总分为100分。每项内容的扣分与其考核分值相同。
5、检查验收分为达标、不达标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其中总分80分以上为达标,分为不达标,分以下为不合格。
6、达标的镇区,以摸底调查出的流动人员总人数为基数,按照x元/人的标准由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拨付调查补助经费;不达标的镇区,要求进行补查,补查完成达标后,按达标的标准拨付调查补助经费;不合格的镇区,进行全市通报,重新进行摸底调查工作,不拨付任何费用。
7、在达标的镇区中按得分情况选出优秀镇区,由市流管办另行奖励。
8、各镇区须如实提供台帐,严禁瞒报摸底调查数据,如发现直接定性为不合格。
七、检查验收应注意的问题
1、检查验收工作难度较大,各验收小组应认真做好合理的行程安排。
2、各项数据的填写与计算要严格按规定进行,严禁弄虚作假。
3、各组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漏填、错填的统计表,要及时督促有关镇区整改。
4、各受检镇区要提前做好检查资料的准备工作,并派人积极配合各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
调查研究方案范文2
为落实好中央和省委提出的“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要求,根据闽《xx省xx委员会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的内容要求,结合我监工作实际,现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查研究环节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解决影响和制约我监在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全监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的重要措施,是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工作发展各个方面,为加快推进我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服务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大局做出更大贡献的有力手段。通过调研活动,使全监党员民警在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有新的提高,解决影响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有新的突破,推动体制改革有新的进展,改进领导干部抓科学发展的作风有新的成效。
二、开展调查研究的方法措施
调研活动要着重围绕“四求先行,推动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主题,开展主题调研活动。根据学习实践方案的要求,拟由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活动办公室成员组成四个调研小组,深入基层和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实际案例分析,更好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各自的职责分工,采取深入基层、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着重围绕维护稳定,提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主要是分两个层次开展四个大的方面的专题调研:
(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活动办公室调研内容
1、监管安全方面。
重点围绕“如何进一步增强监管安全稳定首位意识,注重‘首要’标准,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促进长治久安”开展调研。调研工作由xx长、xx副长牵头,成员由xx、xx、xx、xx、xx及各大队分管改造领导组成。
2、队伍建设方面。
重点围绕“在体制改革背景下和规范津补贴后,如何加强民警队伍规范管理,进一步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开展调研。调研工作由xx政委、xx副书记、xx主任牵头,成员由xx、xx、xx、xx及各大队(含医院)支部书记组成。
3、廉政建设方面。
重点围绕“如何建立、健全民警廉洁执法管理机制,促进民警执法公正”开展调研,调研工作由xx纪委书记、xx副长牵头,成员由xx、xx、xx、xx、xx及各大队分管政工领导组成。
4、生产管理方面。
重点围绕“在体制改革以及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转变结构,提升水平,提高劳动改造功能”开展调研,调研工作由xx副长牵头,成员由xx、xx、xx、xx、xx各大队分管生产领导组成。
(二)支部(含医院)调研内容
各支部要参照调研方式,参考闽xx狱〔20xx〕51号中课题调研题目,基层支部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确定不少于1个调研课题(课题自定),组织所辖中队开展有利于工作发展的专题调研工作。调研活动由各支部书记牵头负责,由各相关人员组织调研小组。通过调研,掌握推动科学发展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弄清哪些问题最突出、哪些问题最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能够解决,更好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三、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的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澄清模糊认识。
开展调研活动,是学习实践活动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做好这个阶段的工作,对于巩学习培训的成果,打牢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的工作基础,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全监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党委成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以优良的作风,带好头、负起责、亲自抓,克服近期事务性工作多,与业务工作冲突等一些模糊认识和畏难情绪,克服老一套的思想。
(二)要深入基层,了解第一手材料。
调研活动要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工作研讨会、狱情分析会、民警职工代表座谈会等载体,坚持开门纳谏、问计于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听取对_工作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方法的反映,认真采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建议,广泛搜集对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意见。原原本本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深入分析检查,确保调研报告反映实情、体现民意、形成共识。
(三)搞好调查研究,形成详细文字材料
调查研究活动需撰写调研报告,为解决科学发展上存在的问题提供决策依据。调研报告的形成分别由各调研组成员xx、xx、xx、xx四位同志负责。各调研组成员要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调研报告要按照规范程序和文体格式撰写,字数不少于5000字,要重点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各支部调研活动结束后,要形成翔实的调研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字,调研报告于4月30日前报活动办。
调研活动结束后,将适时组织在党委中心学习会上和党员座谈会上进行交流研讨(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调查研究方案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充分认识搞好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深入地开展下基层调查研究活动,以高质量的整改行动,保证高质量的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总体要求
对调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坚持边整边改,立说立行,深入研究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力求推出一批有水平、有深度、有力度的'调研成果。办公室要克服蜻蜓点水、华而不实的工作作风,深入乡镇、企业、重点项目一线,全面掌握区情乡情和行业企业发展状况,找准发展优势,发掘发展潜力,探索加快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整改步骤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8月中旬召开整改动员会,对整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明确整改方向和整改重点,提高对搞好整改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二)制定方案,明确方向。对调研工作中的不足,制订出可操作性强的整改方案,做到抓重点、抓难点,统筹兼顾,分类实施,各政务秘书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展自查自纠,找出问题的根源,加以改正。
(三)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按照查摆出的问题,分解立项,落实负责整改内容的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并督促有关责任人落实整改措施,限时完成,保质保量完成下基层调研的整改工作。
(四)完善制度,督促检查。对整改工作分阶段进行督查落实,及时通报整改工作的进展情况,听取基层单位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并对每一阶段整改工作做好总结反馈,及时开展“回头看”,查缺补漏,不断提出新的整改措施。
四、具体措施
加强领导。由办公室政务副主任具体负责整改工作,以身作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各对口秘书要认真思考,主动参与,收集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发展建言献策。
调查研究方案范文4
一、教学问题与研究课题
教学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问题;二是教学问题(文中统称为“教学问题”)。教学问题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遇到的困难、疑惑等的统称,不是教学实践中的师生问话、对话、提问。问题解决就是排除困难,解除疑惑。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大小、理念的先进与否、方法的优劣等的不同就会派生出不同的研究状态和层次。
(一)教学问题与问题解决
有些问题教师可以凭借自己个人的经验一次性解决。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教师往往具有丰富的经验,这些丰富的经验大体可以应对教学生活中发生的系列问题,而且教学研究将内化为他自己的行为习惯,不再是外来的任务和要求。
教师凭借自己个人的经验,比较轻松的一次性解决教学问题,这就显示为教师的日常性教学。在日常性教学中,教师往往凭借个人经验来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有人将这种日常性教学称为经验性教学。在日常性教学中,教师虽然会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对教师而言,并不构成难题,教师能够比较轻松的一次性解决这些问题,而不会使问题课题化。但是,有两种情况将对教师的日常性教学构成难题:
1. 教师原以为可以按照个人经验一次性解决某个问题,但是当教师按照自己的经验处理这个教学问题之后,结果发现原来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这就暗示该问题可能是一个新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教师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比较持久的追踪。
2. 无论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如何丰富,教师总会遇到仅仅凭借自己个人的经验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暗示教师需要凭借他人的经验,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来获得解决新问题的新思路。教师一旦追踪某个教学问题或者需要凭借他人的经验来解决某个教学问题,那么教师的日常性教学就有了研究的状态,可以称之为研究性教学,这个教学问题就转化为研究课题。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课题研究
校本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即“追踪”问题),只有当教师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上升为“课题意识”。课题意识指导下的问题解决过程,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课题研究。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和设计意味着所研究的“课题”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课题”产生的途径往往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它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它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
强调对教学问题的“追踪”与“设计”,意味着教学研究不是“随意性问题解决”或“经验性问题解决”。教师虽然在自己的日常教学生活中从来就没有远离过“解决问题”,但如果教师只是以日常经验和惯用策略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想方设法”设计之后采取“行动”并持续地“反思”其效果,那么,这种问题解决只属于“日常性教学的活动”,算不上研究。
有效的教学研究“课题”产生过程是:教师在大量地、随意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某个值得“追踪”和“设计”的“关键性问题”。教师一旦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想方设法”按设计方案去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这个问题就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
二、大课题与小课题
(一)大课题:各级规划的课题、上级下达的课题、学校办学的总思路总设想等等。
大课题是用来设计规划的,要实施研究必须对大课题进行剖析,化解成一个个小课题。大课题研究的特点:宏观性、周期长、范围广、见效迟。大课题可能会有大成果、大效益、大影响,但前提是要做实、做细、做深、做好,否则会前功尽弃。
作为学校,要学会把大课题做小、做实,把小课题做大、做强。大题要小做,小题要大做。学校规划的是大课题,教师从事的是小课题。正如打造航母,只有总设计师才知道航母的整体形象,其他的只按要求完成某部件研究。小课题做好了,不一定只是小影响,小课题同样会出大效益、大成果。
(二)小课题:小课题是相对于各级规划课题而言的。小课题就是小的研究课题、小的研究项目,是源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有研究价值的,需要探索解决的真实问题。
小课题研究是一种源于实践、服务实践、在实践中研究的实践研究,是一种低起点、低要求、重心降低的草根研究;是一种易接受、易操作、易见效的应用研究;是一种贴近教师、贴近生活、贴近工作实际、贴近地气的田野研究。这里的关键词是:研究自己,自己研究,为自己研究(“自己”为泛指)。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小”“近”“实”“活”。
“小”主要是指:①选题内容和范围小,从小现象、小问题入手,关注的是教育教学活动中问题的“某一点”,以及某个细节。②研究难度小、周期比较短、参与同一课题研究的人员少。③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见效快。
“近”主要是指:①研究内容贴近教学,结合实际,是一种“贴身式”研究。②教师既是研究主体,也是利益主体。
“实”主要是指:①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教师研究解决的是个人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②是教师自发进行、自我负责的“常态化”研究行为。不是给别人研究的,不是别人让研究的,不是研究给别人看的,不是为研究而研究的。
“活”主要是指:选题自由、方法灵活,研究行动自主,人员组合自由,时间长短皆可,成果形式多样。
小课题研究的工作思路:“本土化行动,低重心运转,小步子发展,实效性评价”。小课题研究的原则:“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选择一个问题,建立一个课题,确立一个目标,实施一项研究,形成一个成果(经验、规律或具体操作方法)。小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它的研究题目小,选题范围小,但是整个研究过程及其管理还是要遵循教育科研的基本程序和规范,最终为完成大课题研究服务。
三、课题研究的操作策略
(一)前期:准确选题。
有两件事要做:一是问题的筛选,二是课题的分析。
筛选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从学校承担的各级规划课题中去筛选自己将要研究的问题;二是从学校学年、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和整个学校办学理念与发展方向中去筛选。这里面的关键是,学校要引导老师反思学校的工作、反思自己的工作。
关键词:反思、统计、排序、提炼。从中找出普遍的、严重的、最不该出现的、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形成研究课题。这样形成的.课题表面上看多而滥,但实质上,它有学校统一规划的总目标、总要求,形散神聚。就是纲与目的关系,纲举目要张,纲统领指挥着目,这叫问题课题化。课题分析的方法一般来讲有两种:
课题分析的第一种方法是“剥竹笋”:变大为小,变粗为细,化宏观为微观,化抽象为具体,逐层解剖,让课题所蕴含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属性裸的展现在眼前。将大课题变成一个个的小问题,逐一研究,逐一解决,这叫课题问题化,只有这样才能将课题做实。那么,怎样“剥竹笋”呢?通常有两种:
1. 在层级上分解,绘制网络管理图:一个一级课题(总课题)亦称A级课题,四个二级课题,亦称B级课题,十个三级课题(子课题),亦称C级课题。由此往下派生,各个教研组,每个教师可以选定若干个四级课题(子子课题也即小课题),亦称D级课题(略)。上一级课题要对下一级有规限、指导效用,下一级要对上一级有支撑、印证功能。否则,就会造成A级过大、B级过空、C级过虚,那还谈什么研究的实效呢。课题管理者可以就此绘制课题管理网络图,一目了然。
2. 在内容上细化,形成“一组N拖”式。
课题分析的第二种方法:“包饺子”。化小为大,把小课题放在大环境中去设计。从局部着手,从整体着眼。由近及远,看小想大。研究的课题正如饺子里的馅,甚至可能是馅里的某一成份,它要与其它成份相互配合,还要借助包皮才能生效。将大课题化小的思路是:从整体到部分,从总体着眼,从局部着手;把小课题做大的思路是:从部分到整体,从局部着手,从总体着眼。这样,顺逆结合,彼此渗透,相得益彰。
(二)中期:周全设计、扎实运作,要做好四件事:
1. 方案制定。方案的制定是自上而下的。先总,后分,再分。首先是总课题拿出方案,为一级方案,规限、指导下一级课题;接着是子课题在总课题的规限下制定方案,为二级方案,以此类推,直到最基层的小课题研究计划的拿出。上下一体,彼此呼应,形成一套方案集。这就是初始性成果。一个好的课题研究方案,等于课题研究成功了一半。
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既要遵循其基本规范,也要突出重点因素,体现学校基层教师课题研究的特点。
课题研究方案制定的基本要求:①提出问题:针对什么实际问题确立了课题?研究这个课题有什么实际意义?②研究内容:界定题目中的关键词,描述将要研究的内容、重点、范围、对象等。③实施办法:一是起止时间的规划,最好安排到周次,明确结束的时间;二是要明确每段时间内要完成的研究任务,分别采取什么方法等。④成果及形式:一是过程性成果,课例、案例反思、故事等;二是最终成果,最好形成《×××研究报告》。⑤研究方案的修订与调整:研究方案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进行随时补充调整。只有进入实践的层面,我们才会更清楚地认识问题,更深刻地理解问题,更直接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方案与研究一定是有差距的,所以修订调整是必须的、必要的,而且这个环节也应该是伴随研究过程的始终。
2. 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从研究方法看,主要采用基本的、教师易于把握和实施的行动研究。下面介绍几种最常见、最适用的课题研究方法。
(1)经验总结。通俗讲就是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梳理、归纳、提炼出成熟、典型、理性的做法。什么是理论?就是对实践的高度概括。
(2)叙事研究。“叙”就是叙述,“事”,就是事件。它是用讲故事的方式,追述、还原自己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有意义的“教育事件”,表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理论的感悟。在叙述的过程中,自己的“经验性教学”往往就转变成了“反思性教学”、“研究性教学”。
(3)调查研究。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研究”法之所以还没有引起更多教师的重视,主要原因是教师把调查研究想象得不可接近。其实,调查研究是最适合于教师做的一种研究。比如学生的品行、态度、行为、习惯方面往往因为当前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不同的家庭环境等因素呈现出多元发展状态,譬如小学生的玩网络游戏现象、中学生的成人化交往现象(生日宴请)等。作为班主任,你对你这个学段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状况了解多少?又比如任课教师,你是否想了解一下你的某种教学方法是否适应于你班的学生?对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否有效?对于这些,也的确应该加以把握。不妨做个小型的专题调查:问卷式的调查,或者谈话式的调查。通过汇总,用一定形式的数字(百分率,或者程度等级,或者分值)呈现学生的需求,呈现某一现象或行为的严重性,之后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反思,查找原因,提出对策,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最后,把整个调查、反思、整改、效果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一份非常贴近你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非常有生命力的调查研究报告。用数字说话,让自己的研究严谨一些,让自己的研究成果更有说服力,就是教育科研的“科学性”的一个很好的体现,使工作具有了科研含量,并不是感性的“想当然”。
(4)个案研究。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如一个学生就是一个课题,这就是对学生个人的个案研究。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就是一个对于个别团体的研究。
(5)思考分析。教育科研的本质是促进思考。因为教育科研是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未知的规律,以解决新问题。所以研究也好,探索也好,都是伴随或依赖思考的。可以说,没有思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科研。
3. 材料的积累与整理。原始(过程性)材料(档案)的收集整理,应该说这是我们科研管理的薄弱环节。整个材料的汇总整理包括:“前期准备、过程性工作、后期跟进”等原始的、详实的文本、图片、影像等所有的资料。资料整理积累要注意坚持及时、细致、真实、全面的原则。
4. 研究效果的适时监控。这是课题研究的根本性工作,不论是计划、措施,还是方法、管理都是为了效果服务的,所以效果的跟踪监控是最主要的。大效果是由若干小效果组成的,最终效果是过程性效果的积累。在研究过程中要畅通信息反馈的渠道,及时总结取得好效果的经验,随时纠正导致不良效果出现的原因,以保证研究课题在具有实效性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三)后期:成果的物化。要做实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研究成果的科学分类。
1. 成果内容。就成果的内在成分看,研究成果包括显性成果和隐性成果。
(1)显性成果。从教师层面讲,是指在“教”的领域,教师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措施,教师总结的典型经验、有效做法等等。从学生层面讲,是指在“学”的领域,能够看得见的学习行为改善、态度的优化、学习成绩的提高,班级面貌的改观等等。
(2)隐性成果。是指教师、学生素质结构的优化,兴趣、动机、精神面貌的变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提升等等。其实,这才是最终的、最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隐性成果可以调查数据的形式呈现,也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呈现。
2. 成果形式。就成果形式讲,课题研究成果可以用课例、经验、教学反思、故事、调查数据来呈现。最终的成果呈现形式,是完整地、有条理地将上述在研究期间形成的阶段成果进行汇总,以“×××课题研究报告”来呈现。课例、经验、反思、故事等阶段成果形式与最终成果形式如同“珍珠”与“项链”。
【调查研究方案】相关文章:
调查研究方案范文09-16
[集合]调查研究方案范文02-10
课题研究方案01-24
课题研究方案范文03-21
课题研究方案范文05-28
个人课题研究方案范文05-12
【必备】课题研究方案范文07-23
有关课题研究方案范文11-07
研究方案设计范文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