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网>教学资料>教案>《皇帝的新装》的教案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

时间:2024-05-25 13:29:1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皇帝的新装》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练习阅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剧本,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认识剧中人物的主要特点,试着用自己的观点来评析剧中的人物。

  4、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体会虚荣者的愚蠢和虚伪,懂得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诚实、不虚荣的人。

  5、表演课本剧,初步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

  教学重点:1、能复述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认识剧中人物的主要特点,能用自己的观点来评析剧中的人物。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剧本,认识剧中人物的主要特点,用自己的.观点来评析剧中的人物。

  教学切入点:“任何愚蠢或不称职的人,都看不见这件衣服。”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

  阅读切入点:为什么皇帝、老大臣、官员都说自己看得见衣服?

  板书设计:19、皇帝的新装

  愚蠢虚伪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皇帝的新装》

  二、启发谈话。

  这篇课文是根据安徒生同名童话作品改编的一个三幕剧,写人一个皇帝赤身参加_大典的滑稽故事。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交流剧本知识:请大家打开,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和我们平常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你了解哪些有关剧本的知识,把你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2、学生交流。

  3、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⑴、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⑵、检查自学情况。

  ⑶、说说你了解这个剧本的哪些内容。你所用“这是一个()的皇帝”来概括主角。

  四、学习第一场。

  1、指名分角色朗读。

  2、指名评价:他们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3、请用几个词概括这几个人物的特点。

  五、师小结。

  骗子的荒.唐胡说,正中了这位昏庸荒政的皇帝的下怀一个贪慕虚荣不理朝政,愚蠢昏庸的皇帝形象跃然纸上。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场内容;排演课本剧。

  二、学习第二场:

  ⒈自由朗读第二场,

  思考:第二场在什么地方?主要任务是谁?讲的是什么?

  ⒉交流讨论:

  你试用几个词或一句话概括老大臣和官员的性格特点吗?

  ⒊分叫色朗读第三场。

  三、学习第三场。

  ⒈学法同第二场。

  师:谁揭露了谎言?

  为什么安徒生要安排一个无知无畏的孩子来揭露谎言?

  ⒉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全文,扩展练习。

  (一)⒈你最想演哪个角,他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呢?

  ⒉一句“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是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件衣服”就把一过人骗的团团转。虽然这句话在问中只出现了一次,但由这句话所引起的发应却很多,请你找一找,体会一下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⒊你认为那些大臣和官员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不认为这样一群人会组成一个怎样的国家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你从这些人身上的饿到一些什么启示呢?

  ⒋你想对其中哪个人物说些什么呢?

  (二)自由分组排练课本剧。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作为一篇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学生已经对其有了初步的印象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复述和分析,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展开合理想象,对文章进行续写,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单元为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阅读训练,因此本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提取和筛选有效信息,对文章进行分析。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扩展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讲真话的好品质,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结构顺序。对文章内涵的深入挖掘。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把握人性格。对文章内涵的深入挖掘。

  教学方法:分角色朗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安徒生相关生平及作品资料,制作PPT展示,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课件,《皇帝的新装》动画资料。

  第1课时

  一、导入:

  学生展示所搜集的相关安徒生的生平及作品资料,导入课文内容。

  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家。代表作《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本课重点字词:

  炫耀(xuàn yào):夸耀。

  称职 (chèn):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妥当(tuǒ) 呈报:报告(上级)。

  滑稽(jī) 陛下 (bì)

  头衔(xián) 爵士(jué)

  骇(hài)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随声附和(hè):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三、默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明确:主要训练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理清文章结构顺序。

  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议新装

  第2课时

  教学要点:

  一、全文围绕着哪一个字来写?

  明确:先组内研讨后全班研讨,筛选信息,最终明确是围绕“骗”字来写。

  二、分析课文内容,筛选信息:

  明确:通过分析“皇帝被骗”“骗子施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孩子揭骗”的原因,分析人物性格,深入挖掘文章内涵,培养学生讲真话的好品质。

  人物性格特征:

  皇帝:愚蠢昏庸、爱慕虚荣、穷奢极欲

  大臣:虚伪自私、阿谀逢迎

  骗子:阴险狡猾、投其所好

  百姓:胆小怕事

  小孩:天真烂漫、无私无畏

  三、拓展练习: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先进行片段的续写,再进行全文的结局的续写。

  片段练习

  ⑴有一天,皇帝在更衣室里,有个大臣来报重要军情 。(想象一下,皇帝的反应)

  ⑵老大臣走后,两个骗子 。(想象一下,骗子会说什么)

  ⑶皇帝看完新装,回到宫里__________ (想象皇帝会说什么,做什么)

  作业:续写《皇帝的新装》结尾

  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丹麦)

  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议新装

  皇帝

  受 百姓

  骗子 施 传

  揭

  助 骗

  大臣 孩子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心理描写的作用;

  2。理解本则寓言性童话的“寓意”;

  3。走近安徒生童话,理解其童话的教育意义;

  教学过程及设计说明:

  一、导入:

  大家知道安徒生吗?还记得他的哪些童话故事?(教师小结:国籍丹麦,经历:鞋匠儿子童年穷苦,出生1805年,主要作品《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想小女孩》等。)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丹麦人自动到安徒生家乡广场上的一个塑像前进行吊唁,现在猜一猜,去吊唁的人是孩子多,还是成人多?安徒生是童话作家,童话是孩子爱看的,为什么纪念他的却是成年人呢?学完本课我们会有新的理解。

  【设计说明:开篇从学生知道的内容处入手,但很多学生只是知道却没有总结的意识,所以借用本课帮助他们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另外在很多学生心里,童话阅读是小孩子们的专利,所以利用吊唁为成年人引发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

  预设:学生能够说出童话故事,但不一定可以完全说出安徒生生平作品,要教会学生总结文学常识。估计用时3分钟。】

  二、概括内容,引发思考:

  1。概括文章内容。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教师小结:主要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板书:酷爱穿新衣——裸体游行——孩子揭骗】

  【设计说明:概括内容一是为了训练学生概括文章能力,二是为了后文讲解,骗术成功与小孩揭骗。

  预设:估计学生能够说出主要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但不一定说得简洁。其中看衣服环节若是更简洁的说的话可以省略。估计用时5分钟。】

  三、细读课文,品析写法:

  学习第一环节,

  1。皇帝爱穿新衣爱到什么地步?然后看图片欣赏他裸体游行的样子。思考:促成皇帝裸体游行的人除了骗子外,还有哪些人?

  2。跳读课文,思考分析文中人物形象及心理:,要求学生读出语气来。

  一个_____的皇帝:衡量别人(检验他人)—心虚—装模作样(自私,昏庸)

  几位_____的大臣:老大臣诚实、理智、善良;诚实的官员(自私,虚伪)

  一群_____的随员及百姓衡量别人—怀疑自己

  明确:共同点:愚蠢,自欺欺人,随声附和

  写法:心理描写,童话的反复结构(三次看新装,详略安排。)【可简单提下】

  作用:心理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反复结构:推动情节发展,强化故事寓意,突出人物形象。

  【设计说明:本处是本节课重点学习一,也是理解寓意的第一步。旨在让学生从阅读文本入手,理解人物形象。对于文章中所有人物来说,大家都在受骗,也都在骗人,所以应该把人物形象从文本描写中掂出来赏析阅读。填空的.形式利于学生理性思考,也利于学生总结语言。

  预设:估计学生不能从原文找出关键的写人物句子,尤其是初听说“新装”特性时候的隐秘自私心理。这是人性的弱点,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点,更好。若不能找到,就只分析人物形象即可。后面的写法也应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讲解出示。估计用时20分钟】

  四、比较阅读,理解寓意

  学习第二环节:

  1.童话故事的目的是教育人,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①骗子骗术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大家再猜测下,皇帝回宫后会怎么对待“做新装”的骗子?为什么?

  ②思考:如果你在城中生活,你看到皇帝裸体游行,你会说实话么?

  ③为什么是一个孩子来揭示骗局,作者想用这个提示人们什么呢?

  2.你见过生活中有类似的骗术吗?(三聚的氰胺事件,传销,电话诈骗,天上不会掉馅饼)

  明确:

  【设计说明:本环节针对童话后半部分即童话寓意进行分析理解,问题①是故事核心,是后面问题的基准,必须提出。后面问题针对的是预习时候很多学生想当然的人物皇帝会杀掉骗子,这就与作者的讽刺意味相对了,也有提出的必要。本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所有人卷入其中,如果不能理解这点就不能对寓意有深刻理解。所以提出问题②。很多学生自以为对于故事已经非常熟悉,但实际上对于故事发生的根源却鲜少思考,所以引导学生熟悉内容基础上再进行深层次思考,一方面了解“新衣”特性的厉害程度,一方面理解“小孩子”敢说真话的缘由。安徒生曾说过“最奇妙的童话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否则我的美丽的接骨树丛就不会从茶壶里冒出来了。”所以最后安排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内容,拓展开去,使他们明白童话与现实的关联。

  预设:很多学生会在问题②时选择说真话,那么就要求学生考虑当时情况,理解文中人物的做法和心理,然后更加明白童话故事的寓意所在:揭示每个人物内心深处的从众自欺心理。问题2也是文章难点,学生生活经验浅显,除了资料上看到的一些词语,不见得会有深刻启示,所以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估计用时10分钟。】

  五、联系实际,理解安徒生童话深刻含义。

  童话不止是儿童的读物,真正的好童话故事会将所有人物带入其中,试想我们读过《卖火柴的小女孩》后,你可曾开始关注社会上底层人士的生活?读《海的女儿》,你是否会像文中小美人鱼一样,为了所爱奉献自己乃至生命?读《丑小鸭》,你又是否会像文中的小鸭一样努力奋斗实现生命的转型?这也许就是安徒生童话的意义所在,也是他备受成年人喜欢的原因所在吧!

  【设计说明:我认为童话的意义及安徒生作品的文学价值,非常有必要提出。如果学生学完本课依然像以前读童话故事一样简单的把它们看做孩子的读物,那就是本课的失败了!所以设计其他大家熟知的故事,从中抽出其教育意义,帮助学生“反刍”。从结构上来说,也照应导入。估计本阶段需要2、3分钟时间。】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

  2.做阅读提要,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清写作思路。

  3.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4.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说故事-说人物-探主题-谈看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

  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做一个纯正无邪的人,提升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任务形象,探究童话深刻的寓意。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诗意的童话装点着我们幸福的记忆,欣赏下面几幅优美的图

  画,看看熟悉吗?(出示幻灯)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现在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一起分享《皇帝的新装》给我们带来的艺术感受。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作者简介:

  (一)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安

  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

  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

  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二)介绍“童话”

  体裁介绍: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

  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

  的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四、检查预习:

  五、整体感知

  (一)速读课文,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新装

  2.梳理文章脉络

  引子:皇帝爱新装

  开端:骗子织新装

  发展:君臣看新装

  高潮:皇帝穿新装

  结局:小孩揭新装

  3.皇帝的“新装”有什么特异的.功能?

  (任何愚蠢的或不称职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是骗子的钳口术,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

  (二)整体感知

  1.复述课文(采取接龙复述的形式)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哪些人物?(抢答)

  课文情节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活动的?(出示幻灯)

  六、精细研读

  一篇优秀的童话故事,不仅要有完整巧妙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还要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以及传神,生辉的语言。

  1.品味精彩片段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的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什么?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极尽夸张,它有什么表达效果?朗读时应读出什么语气、语调)。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内容。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除非为了炫耀以下他的新衣服,用夸张突出强调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靡,朗读应读出自然嘲讽的语气,语调平缓,这段话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

  (2)“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朗读时怎样读。

  (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了“极”“十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朗读时应读出恐慌,傲慢的语调,神情表现出自负)。

  (3)“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传播开来。小孩的喊声表现了孩子什么样子的性格。“爸爸”为什么称孩子的是声音为“天真”的声音。

  (小孩是一个未经世俗浸染的生命,天真纯朴,无所顾忌,他没有什么要维护的,什么也不怕,也没有学会弄虚作假,因此,他的喊声表现出单纯,无私无畏。朗读时应语速要快,语气天真,语调要高,而“爸爸”的话是为了对孩子不懂世事做掩饰。语速要缓慢,语音要低)。

  2.小组交流:(分四个人一小组,进行交流分析,然后提问)根据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你觉得皇帝、骗子、大臣、小孩,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3.教师归纳总结:

  皇帝:昏庸、奢侈、愚蠢、虚伪自欺欺人

  大臣:昏庸、愚蠢、阿谀逢迎、虚伪、自欺欺人

  骗子:狡猾、贪婪、善于设骗

  孩子:诚实、天真、无私无畏

  七、自主探究

  1.骗子的骗术是文章想象最完美的体现,巧妙之处在于有心人一看便知道这是骗术,因为它虚伪得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点影子。而这明显的骗局居然这些大人们没有人敢点透,这是为什么?最后为什么让一个小孩来揭穿?这天真的声音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这些大人们说假话无不缘于自私、自利,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为保住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而百姓或出自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影响,也不敢说真话。而小孩天真单纯,无私无畏,他敢于说真话。天真的声音启示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

  八、感悟主题:

  一篇《皇帝的新装》,一场可笑的闹剧,留给我们了很多的思考,这篇课文主题是什么?(鼓励学生对童话主题作出多元解读:①无情揭露当时社会的丑恶,讽刺了统治者的虚伪与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②揭示了受世俗影响伪的性格弱点。要有一颗诚实正直的心)

  九、拓展延伸。

  1.大家议一议:有人认为骗子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人不同意,你的意见呢?

  2.拓展训练:作家对故事的结局的描写是有局限的,也是无限的,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和思考空间,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之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是处死那个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会厚待骗子,或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去呢?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写一个别致的续篇。

  (发挥想象,给本文写一个续篇,描述游行以后发生的事情)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进行习作训练,然后找2-3个同学进行习作展示,写得好的同学给予热情的鼓励,表扬。

  十、课堂总结。

  作为一个人要敢于 正视现实,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

  说真话。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

  好!让我们用真诚来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吧!

  齐读小诗

  诚实是涓涓的清泉,洗涤尘世的污秽;

  诚实是静夜的细雨,哺育万物的成长;

  诚实冬日里的炉火,温暖人们的心田;

  诚实是盛开的花朵,美丽着整个世界。

  如果有人五岁了,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份欢乐。

  如果有人十五岁了,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份银灿。

  如果有人二十五岁了,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份丰饶。

  如果有人三十五岁了,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份悠远。

  如果有人五十五岁了,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老年少了一份深邃。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5

  设计背景

  新年小朋友都买了新衣服,每个人都喜欢穿新衣服,欣赏并赞美他人。有的小朋友语句不通顺,会害羞不够大胆,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本次活动,以理解故事内容并用简单的语言讲述故事为主要目标,引导幼儿在观察,操作,感知,体会,交流,想象过程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大胆讲述。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幽默的情节和诙谐语言风格。

  2、 能看图讲述,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讲述故事

  3、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大胆发言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简单讲述故事

  难点: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资料,大挂图,《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小朋友都喜欢漂亮的衣服,有一位皇帝他特别喜欢新衣服,而且特别喜欢炫耀,在这个皇帝的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 幼儿听录音,欣赏故事《皇帝的新装》理解故事内容

  1、 第一段皇帝找谁来织衣服?他们是如何让皇帝相信他们的?

  2、 第二段皇帝派谁去的?大臣是怎样说的?他们为什么那样说?

  3、 第三段皇帝亲自看两个骗子织衣服,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4、 第四段皇帝穿上了“新衣”游街炫耀,大人们是怎样说的?谁说了真话/

  5、 完整地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幽默

  6、 幼儿回答问题,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7、 教师小结,解答疑难,用简单的语言讲述故事内容

  三、 操作

  幼儿打开《操作材料》皇帝的新装一页

  1、 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2、 回想一下,两个骗子是怎样让皇帝和大臣们上当受骗的?

  3、 皇帝颁发了通缉令,请小朋友找一找,两个骗子藏在哪里?

  4、 幼儿动手折一折,说一说骗子的特征,骗子藏在哪里了

  5、 教师小结,说说谁折的又快又好

  四、 故事讲述

  1、 幼儿分组交流,讨论,回顾故事内容

  2、 幼儿讲述故事,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3、 请小朋友自愿表演,讲故事,其他小朋友大胆发言,说说谁讲得好为什么

  4、 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幼儿发言

  5、 结束活动教师评价,夸奖发言的小朋友,鼓励没发言的小朋友要勇敢些

  活动延伸:

  欣赏中国传统民族服装,用彩泥捏出自己喜欢的服装,投放到区域内,让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

  拓展:人物介绍

  皇帝

  作为一国之君,皇帝的主要职责是治理国家、富国强兵,但文中的这位皇帝可谓“不务正业”。他对于新装的喜好似乎已经变得病态:不惜花掉所有的钱—宁可让国库空虚;不关心jundui—置国家安全于不顾;也不喜欢去看戏—排斥其他任何艺术享受;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新装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全部。这位昏庸的皇帝考察官员不看政绩,不微服私访,不深入了解,而是通过穿“新装”来加以识别,可谓愚蠢至极。

  官员

  面对织工设置的骗局、走火入魔的皇帝,上至大臣下到百姓,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仗义执言,力谏皇帝。他们为了一己私利、自身安全不得不说假话。有官职的怕丢官职,没有官职的怕人家嘲笑自己太愚蠢,可悲。于是,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皇帝受骗,虚伪、欺骗充斥了整个社会。

  小孩

  小孩没有经过世风的污染,眼睛是明亮的,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对有些事情,他们总是直言不讳,绝不会看大人的脸色行事。“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符合小孩的身份。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说出了所有老百姓的心里话,以致大家都重复着小孩的这句话—“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从而戳穿了骗局,揭示了真相。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6

  【教学目的】

  通过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创新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能力,曲折地表现生活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理解作品深刻的内涵和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学定向(出示小黑板,学生诵读)。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激疑:这首诗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明确:多角度、多侧面地看待事物。

  交代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通过品味语言培养学生的创新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

  二、理解文章线索。

  学生思考 明确:爱--织--看--穿--议--揭。全文以"新装"为线索展开情节,让不同身份的人在这场骗局中登场,充分展现他们的性格特征。

  三、品味语言,讨论问题。

  问题1:本文揭露和讽刺了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虚伪和愚蠢。作者对老百姓的态度又如何呢?请结合课文的语言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思考,教师点评。

  明确:作者对皇帝的讽刺是辛辣的,而对老百姓却写得很有层次,很有分寸。对老百姓的讽刺是善意的。老百姓说假话只不过是怕别人嘲笑他太愚蠢或者是害怕招来杀身之祸。

  问题2:如何评价课文中的两个骗子?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评。

  语文教案-《皇帝的新装》

  标签: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皇帝的新装》,

  明确:

  (1)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享逸,不理朝政,设下骗局,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

  (2)骗子骗皇帝,以骗对骗,只不过是以毒攻毒,希望能起到疗救的效果。

  (3)安徒生在童话的结尾没有写骗子落入法网,实在耐人寻味,其用意是有意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并不痛恨那两个骗子。

  (4)安徒生把骗局当作一面镜子,把骗子当作一把解剖刀,剖析社会人生的病态。

  问题3:大臣、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说真话?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情况?请你就童话中小孩敢说真话谈谈作品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评。

  明确: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这,才是作品深刻的内涵。

  四、学生当堂续写课文结尾,一同学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点评。

  五、答记者问。

  一人扮演皇帝(或骗子),全班同学扮演记者,记者设计几个问题向皇帝(或骗子)提问,皇帝(或骗子)作答。

  六、迁移训练

   作文:修改课堂上课文结尾的续写。

  要求:

  1.大胆想像,富于创新。

  2.字迹工整,突出中心。

  3. 300字左右。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7

  一、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整个 事件的脉络。

  2、 情感目标:深刻领悟全文的主旨,体会本文的寓意。

  二、 教学重、难点:

  分析体会人物形象,体会寓意

  三、 教学方法:

  1、 自主性学习

  2、 合作性学习

  3、 研究性学习

  四、 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 教学课时:1课时

  六、 教学过程 :

  ㈠、导入

  由我国古代一些昏庸帝王的,流传至今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导入 《皇帝的新装》。

  ㈡、整体感知

  1、幼儿快速跳读全文一遍,给本文加一个副标题“——记一位××的皇帝”。

  2、简要复述整个童话故事,理清事件的脉络。(根据提示)

  ㈢、局部分析,细致品味。

  1、看似简单的骗局为什么能得逞呢?(从施骗者、受骗者、行骗道具——新衣三个角度考虑。)

  2、能否想一个更好的手段来行骗呢?为什么?

  3、分析人物形象。

  ㈣、拓展延伸。

  1、 让幼儿给文章结局进行续写或给文章补写一个具体情节。(培养想象力、联想力)

  引述爱因斯坦的名言:“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引导幼儿去体会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或思路去重新理解自己以前所看过的童话故事。

  2、 让幼儿讨论:应该批判谁?应该学习谁?

  3、 本文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自由发言)

  4、 教师归纳、总结。

  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出丑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以皇帝为代表的反动统治阶级的虚伪与愚蠢。同时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各自特点。

  2、初步学会运用想象、夸张的方法续写童话故事。

  3、初步认识故事反映的荒唐社会现象的根源,感受诚实的重要性及其人生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与文本平等对话,自主解读文本,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文本。

  预习要求:

  1、掌握146页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以《皇帝回宫以后》为题,写一字左右的短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引领学生走进童话王国,共同欣赏安徒生作品——《皇帝的`新装》。

  二、检查预习

  1、读一读:实物投影拼音、词语,学生单读、齐读。

  2、讲一讲:学生概括故事内容。

  3、议一议:揭示主要人物关系的核心

  (1)用一个字揭示故事中主要人物间的关系。

  (2)具体说明主要人物之间“骗”的关系。

  (3)理解皇帝、大臣、骗子各自行骗的目的。

  [过渡]:没想到这个骗局在游行大典上经一个小孩子点破而被所有老百姓识穿了,那么,皇帝回到宫中会有怎样的行动呢?

  三、学生交流续写的故事

  1、引导选择不同角度进行续写的学生来交流(朗读,实物投影);

  2、说明自己续写的理由。

  [过渡]:如此盛大隆重的游行大典,却因为一个小孩子而使皇帝脸面丢尽,洋相大出,皇帝、大臣、骗子们会不会恼羞成怒而把孩子告上法庭呢?

  四、模拟法庭审理

  1、明确角色:

  第一原告:皇帝;第二原告:大臣;第三原告:骗子;被告:孩子。法官:执教老师。其余同学为法庭听众。

  (可各邀请5位同学组成智囊团;被告可另邀请一位教师为律师,只能出谋划策,不能发言。)

  2、宣布规则:

  三原告分别确定被告的罪名,并陈述理由;被告依此就原告的起诉,作自我辩护。

  (1)学生准备。

  (2)开庭审理:原告、被告双方分别陈述、辩护。

  (3)公布庭审结果:原告胜诉。

  五、揭示主旨

  1、法官现场民意调查:分别征询被告、原告对法官的满意程度。

  (引《宰相刘罗锅》主题歌词“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2、揭旨:

  (1)“皇帝的新装”似一架天平,秤量出“诚实”和“虚伪”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2)骗局使我们看到了一个荒唐的社会及其根源。

  六、学生搜寻皇帝、大臣、骗子的罪证,并交流。

  七、: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9

  一、教学目标:

  体会本篇童话用夸张的手法反应人们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时间:

  1课时

  三、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

  通读全文。

  (二)导入:

  1、大声读出文章题目。

  2、如果不读注释,你怎么判断这是一篇童话?

  3、童话的特征ppt——想象和夸张。

  (三)提问探究:

  1、师:在《皇帝的新装》里,你认为最夸张的情节是什么?

  生:赤身裸体的举行游行大典。

  师:读一读你认为最夸张的细节,注意夸张的语气。

  生读

  师:为什么威严圣神的皇帝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生:被骗子骗了。

  师:一个小孩戳破骗局后,皇帝停止游行了吗?请大家读一读第36段。

  生读

  师:皇帝为什么继续游行?

  生:顾全自己的面子,装作穿着华服继续游行。

  师:皇帝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大庭广众之中,赤身裸体的举行游行大典。甚至在小孩戳破骗局时却这样想:(生读)“我必须把这游行大点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生读)“更骄傲的神气”为顾全面子仍然继续游行。

  师: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皇帝继续游行的样子。

  皇帝地在大庭广众下继续游行。

  师:这样装模作样的皇帝,真让人觉得可笑至极。

  师:我们再来读题目。

  可笑的——“皇帝的新装”

  2、师:两个骗子为了让骗术更逼真,他们做了些什么?

  生:第1段,抓住了皇帝爱穿新衣服的心理,“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第2段,设置一个心理前提,“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第4段、第23段、第27段,动作上装作在做衣服的样子,“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一直搞到深夜。”“他们用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的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

  第24段,填补了谎言中衣服会有重量这个漏洞,“这些衣服轻柔的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师:骗子的这些手段确实能迷惑人,但是要骗到第6段“诚实的”“最能看出布料的”“很有理智的”“谁也不及他称职的”善良的老大臣。还要骗到第15段中“诚实的”的官员,你们发现了吗,两位官员有一个共同的美德

  生:诚实

  师:骗到一个也就罢啦,竟然骗到两个而且是诚实的官员,紧靠一点小伎俩是远远不够的。骗子骗术的高明之处在哪?

  生:第8段、第10、第12段。老大臣的虚荣心,要掩盖自己的愚蠢。

  第17段。官员的虚荣心,要掩盖自己的不称职。

  师:骗子利用了人们的虚荣心,把他们耍得团团转。为了掩盖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连最诚实最理智的大臣和官员都撒了谎,他们也在装,没有看见衣服却装作看见了,成了骗子的帮凶,多么可恨。

  师:我们再来读题目。

  可恨的——“大臣的新装”

  3、师:文中只有两个骗子吗?你还能找出哪些人是骗子?

  生:第18段,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第22段,“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第25段,“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

  第28段,“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

  第32段,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

  师:全城的大人都成了骗子,为什么?

  生:虚荣心,不愿意被人看出自己的愚蠢。

  师:一开始当骗子做衣服时,大家希望用这衣服做什么?

  生:第5段,“大家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来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师:结果呢,发现最傻最笨的人也许是?

  生:自己

  师:但还不能承认,只能装,装作看得见衣服。诶,全城的大人呀,为了一点虚荣心,装作是聪明人,却让我们这些读者看见你们的愚蠢。与其说是骗子骗术的'高明,不如说人性摆脱不了虚荣心的可悲。

  师:我们再来读题目。

  可悲的——“大人的新装”

  (四)主旨讨论:

  师:可笑的皇帝、可恨的大臣、可悲的大人们,演出着这一场闹剧,和骗子一起编织着这个越来越大的谎言的肥皂泡。文中用小孩子的声音戳破谎言合理吗?

  生:孩子的真诚,只有真诚的力量才能戳破谎言。

  师:这篇童话写给孩子看,让孩子们意识到真诚的力量;我还觉得这篇童话也是写给大人们看的。谁能说说是要告诉大人什么道理?

  生:别丢了真诚,保留真诚,少一点虚荣多一点真诚。

  师:作为读故事的人,我们事先就知道这是个骗局,所以我们嘲笑故事里这些因为虚荣丢掉了真诚的可笑、可恨、可悲的人。但如果我们就是故事里的人呢?你是否有勇气做那个戳破谎言的人?愿皇帝不用再装,愿我们每个人都不用再装。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字词,掌握“炫耀、称职、滑稽”等词语的读音及词义。

  2、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容。

  能力目标

  1、作阅读提要,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解写作思路。

  2、在分角色朗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力。

  3、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像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

  德育目标

  多元解读童话主题,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在感染和熏陶中培养健康人格。

  教学重点:

  1、从语言、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2、增补课文情节,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教学难点:

  对童话主旨和借助夸张、想像反映生活的写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在感知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激发阅读体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2、讨论法。就情节发展、传神写法和课文主旨的解读设疑,更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组织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深入品评童话故事。

  3、探究拓展法。如故事情节的增补训练,改编剧本、童话主题的多元阐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

  [教学要点

  就课文的内容,如主题解读、特色写法等展开深入研讨,并以分角色朗读加深体悟。

  教学步骤

  一、演课本剧

  1、(引入:这节课继续学习…你们看,那个爱穿新装的皇帝来了。)

  2、我就是那个爱穿新装的皇帝…

  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们说,我是个怎样的皇帝?

  你呀,是个的皇帝

  哼,敢这样批评我!不过,我的确是爱新装成癖(板书)

  1、有一天,我的京城来了两个高级的织工

  这种布竟然有这样的特性,我没听错吧,再说一次。

  板书:做新装

  2、我倒想看看新装,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就感到不大自然,为什么呢?同学们帮我分析一下原因。

  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看新装。板书

  3、你,你,你,还有你,陪我去看衣料。

  4、脱衣服的过程:还脱吗?要脱要脱,书上说“把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

  同学们,好朋友们,别为难我了,我只是演皇帝,不是真皇帝呀。天那么冷,别让我脱了,况且一丝不挂多丢人哪。我这就代表没穿衣服好不好?放我一马吧。

  5、掌声鼓励,评议表演的优缺点及优秀演员。

  二、理解主旨、现实意义

  1、刚才天真的小孩揭穿了新装的`骗局(板书),我们也欣赏了一出喜剧闹剧丑剧笑剧滑稽剧,接着我们来进行选题说话,一组选一个题目。

  2、你相信现实中会有裸游的皇帝吗?故事太离奇荒唐了,可在安徒生的笔下,这个故事似乎又合情合理,因为这两个骗子成功地施展了骗术。你看皇帝在众目睽睽之下举行裸体游行,出尽了洋相,丢尽了人,为什么堂堂的一国之君甘愿这样出丑,大臣们也不提醒他,老百姓开始都说假话呢,我们来探讨这两个问题。

  (小黑板)(1)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课文开头极力渲染皇帝酷爱新装成癖,所以骗子抓住他这个弱点投其所好,无所顾忌大胆行骗。(再加上这新装有个奇怪的特性,可检验忠奸,巩固统治,骗局跟皇权结合起来,更不好揭穿。)

  (2)什么大家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新装?书上一、1、题

  小组讨论,各完成一题

  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败坏,整个社会都说假话、互相欺骗,随身附和,大家为什么这样做呢?(为了保住皇位,为了保住官位,为了面子)骗子根据这些情况,毒辣地实施了一种能封口的骗术。尤其是作为统治阶级的皇帝和大臣,更是安徒生无情讽刺的对象。我们来看看这篇寓言的主旨是什么

  根据回答出示:这则寓言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丑行。

  3、骗子骗过了人们的眼睛吗?不,人们都清楚那件新装是不存在的。骗人的不只是骗子,还有皇帝大臣和老百姓,他们自己欺骗了自己的心。这叫自欺欺人,也叫睁着眼睛说瞎话。整个社会几乎所有的人都说假话、互相欺骗,随身附和。所以这则寓言不只是批判统治阶级,还批判了人性的一种普遍的弱点(虚伪、自私)

  4、在这个故事中有没有你喜欢的人物呢,为什么?

  5、大家都喜欢诚实的小孩,那你愿意当这个裸游的皇帝吗?真的吗?我看生活中甚至同学们当中有这样的人,信不信?比如,有没有抄作业的?听写、考试有没有作弊的?还有没有类似的行为呢?这种行为跟皇帝的新装有类似之处,有共同的危害,明知不对,还要自欺欺人。直到今天,人们批判那些自欺欺人的行为,往往还要引用那个没穿衣服、还自以为穿得很漂亮的皇帝的愚蠢相来作比喻。学了这课,对你有什么启发?

  请大家以后做一个诚实的人,像文中的小孩一样敢说真话,用一颗纯洁的没被世俗污染的心来面对人生。

  三、猜测一下:

  皇帝游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什么情况?皇帝游行回宫后会怎么办呢?他会怎样对待老百姓、骗子、小孩、大臣?反过来,老百姓和大臣怎么看皇帝?如果皇太子成年会怎样?有起义军又会怎样?…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2.使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二、难点、重点分析

  1.依据故事的发展,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自写出了什么?

  分析:依据故事的发展,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皇帝喜欢穿新衣服,写出故事发生的缘由。第二部分,第2至4段,叙述两个骗子向皇帝行骗,写出故事的发生。第三部分,第5至22段,叙述大臣和皇帝受骗、骗人,写出故事的发展。第四部分,第23段至末尾,叙述皇帝裸体参加游行大典,写出故事在高潮中结束。

  2.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本文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

  分析:本文写出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骗,写出皇帝和大臣们都甘愿受骗,并且骗人,最后写出皇帝赤裸全身在大街上游行,构成了丰富想象、大胆夸张的写作特点(板书:丰富想象,大胆夸张)。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板书:曲折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朽。

  3.本文想象丰富而且奇特,夸张大胆而且合理。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存在的,为什么却又能够令人信服?

  分析: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存在的,却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提炼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历史上穷奢极欲、昏庸暴虐、不理朝政的皇帝,做出逾乎常理、骇人听闻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高官巨宦一味阿谀逢迎皇帝,只求保住官位,更是非常普通的现象。童话家安徒生在这样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驰骋丰富想象,进行大胆夸张,叙述出这样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这样的人物形象,既有现实生活的充分依据,又表达了对这样的皇帝和大臣的强烈憎恶之情。文中描写皇帝、大臣甘愿受骗、并且骗人,直到皇帝在游行中听到老百姓都道出了他在裸体游行的真象以后,还硬撑着把那丑剧扮演下去,都是人物特点的逻辑发展。因而能够让读者信服,受到作者思想感情的影响。

  4.本文是安徒生童话中的名篇。从中可以看出童话这种文学样式具有什么艺术特点?

  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是想象丰富,大胆运用夸张。这也正是童话这种文学样式的艺术特点。童话,正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驰骋想象,大胆夸张,来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意见态度、思想感情。童话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虽非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存在的,却更有代表性地反映现实生活,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童话不但可以想象、夸张地叙写人间的故事,刻画人物的形象,还可以拟人化地描写动植物或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它们以人的生活经验和性格特点,通过描写他们的思想行为,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意见态度、思想感情。这种童话,就更充满丰富想象和大胆夸张了。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范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

  (二)学生试分析段落,并概述段意。

  (三)教师归纳:这篇童话的故事性很强,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破题,介绍故事的主人公。提问:皇帝是怎样一个人?(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划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回答。)明确:(1)为了穿新衣,他不惜花掉一切金银财宝;(2)他不关心军队,不去看戏,也不游公园,穿新衣就是一切;(3)他每一天每一点钟要换一套衣服,差不多整天都在更衣室里。教师小结:皇帝是一个爱慕虚荣,喜欢新衣成癖的人。这一段是故事的铺垫,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留下了有力的伏笔。

  第二部分(“有一天”至“一直搞到深夜”)故事展开,叙述骗子利用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诱他上钩。(请两个小组同学分别朗读第2、3两自然段)提问:骗子怎样使皇帝上当?学生思考回答。小结:皇帝是个十分懒惰、虚荣心十足的人。他听说这种衣服是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的人所看不见的,心里想:我穿了这理想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哪些人与职位不相称;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瓜,于是马上要骗子开始工作。这一段,初步揭露了骗子的.狡诈和皇帝的愚蠢。

  第三部分(“我倒很想知道”至“封他们为‘御聘织师’”)故事发展,叙述骗子怎样施展伎俩,先发制人,大臣、官员和皇帝怎样受骗而互相欺骗。(提出三个小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1)皇帝为什么要派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去了解骗子织布的情况?(2)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为什么不敢说出事实真相,要瞒和骗?(3)皇帝在看骗子织布时心里想的是什么?(指定学生朗读回答)要求明确:皇帝很想知道衣料织造的情况,但一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新衣时,心里未免害怕,所以决定先派最有理智、最称职的老大臣去看,接着又派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他想,这样比较稳妥。两个臣子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更怕丢了乌纱帽,都不敢讲真话。可见,所谓称职的老大臣,诚实的官员,其实是最不称职和最不诚实的人。这是很有讽刺意味的。全城都谈论美丽的衣料。皇帝再也耐不住了。特别圈定了一群称职的随员,跟随着去看衣料,可是,什么也没有看见。“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一想到这一点,他十分恐慌,不知所措,只得说道:“哎呀,真是美极了!”为了自欺欺人,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头衔,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这一部分进一步揭露了骗子的狡诈和皇帝的崇尚虚荣、愚蠢无知;朝廷上下你骗我,我骗你,全是骗子。

  第四部分(“第二天早上”至结束)故事推向高潮,叙述皇帝穿着“新衣”,举行游行大典,小孩的真话戳穿了骗局。(教师表情朗读)这一部分淋漓尽致地揭露了以皇帝为头子的封建统治者,是一伙地地道道的笨蛋,比真的骗子更虚伪。

  (四)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一下)正确理解童话情节的夸张性的特点。

  (五)通过口头复述和分角色朗读,体会语言口语的特色。

  (六)简单复述一下第一、二、三部分的故事内容和情节,然后转入第四部分,指定一两位同学回答提出的问题。要求明确:在封建专制下,老百姓怕触犯皇帝,又怕受人讥笑,因而不敢讲真话。只有纯洁、天真无邪的小孩才敢于说出真话。皇帝最后还要坚持把大典举行完毕,更说明他的虚伪、愚蠢。小孩的真话,像一把匕首,戳穿了骗子、老大臣、官吏和皇帝自欺欺人的鬼把戏,这真话,就是真理,就是力量。这篇童话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热衷权力和无知、虚伪、愚蠢的本质。

  (七)引导学生概括人物特点。

  本文刻画了皇帝、官员和两个骗子。主要表现什么人物?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特点?

  主要表现皇帝和官员。表现了皇帝奢靡愚蠢(板书:皇帝奢靡愚蠢),官员阿谀逢迎(板书:官员阿谀逢迎),全都虚伪透顶(板书:全都虚伪透顶)。

  (八)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社会意义,理解童话的艺术特点。

  1.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本文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

  本文写出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骗,写出皇帝和大臣们都甘愿受骗、并且骗人,最后写出皇帝赤裸全身在大街上游行,构成了丰富想象、大胆夸张的写作特点(板书:丰富想象。大胆夸张)。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板书:曲折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朽。

  2.本文想象丰富而且奇特,夸张大胆而且合理。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存在的,为什么却又能够令人信服?

  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存在的,却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提炼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历史上穷奢极欲、昏庸暴虐、不理朝政的皇帝,做出逾乎常理、骇人听闻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高官巨宦一味阿谀逢迎皇帝,只求保住官位,更是非常普通的现象。童话家安徒生在这样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驰骋丰富想象,展开大胆夸张,叙述出这样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这样的人物形象,既有现实生活的充分依据,又表达了对这样的皇帝和大臣的强烈憎恶之情。文中描写皇帝、大臣甘愿受骗、并且骗人,直到皇帝在游行中听到老百姓都道出了他在裸体游行的真相以后,还硬撑着把那丑剧扮演下去,都是人物特点的逻辑发展。因而能够让读者信服,受到作者思想感情的影响。

  3.本文是安徒生童话中的名篇。从中可以看出童话这种文学样式具有什么艺术特点?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丰富想象、大胆夸张。这也正是童话这种文学样式的艺术特点。童话,正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驰骋想象,大胆夸张,来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意见态度、思想感情。童话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虽非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存在的,却更有代表性地反映现实生活,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童话不但可以想象、夸张地叙写人间的故事,刻画人物的形象,还可以拟人化地描写动植物或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它们以人的生活经验和性格特点,通过描写他们的思想行为,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意见态度、思想感情。这种童话,就更充满丰富想象和大胆夸张了。

  (九)按照课后练习六的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1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皇帝的新装》。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皇帝的新装》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属于少年儿童非常喜欢的文学样式——童话。本文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以及形象的语言塑造了一群骄奢淫逸、昏庸愚蠢、虚伪的统治阶级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生活。全文以“新装”为明线,以“骗”为暗线,通过对皇帝“爱新装”,两个骗子为皇帝“做新装”,皇帝派大臣去“看新装”,皇帝亲自去“看新装”及“展新装”游行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新课改理念下的新教材,在课文的编排上,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梯度编排课文。编者在第四、第五单元“观察、反映生活——人和事,景和物”之后,安排了第六单元“想象世界——神话、民间故事”,这是颇具匠心的。它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由观察、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到立足现实而又富于幻想的童话、神话、民间故事,借以开发、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二、说教学目标

  (1)、训练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能力。

  (2)、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3)、通过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概括人物性格,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教学重点)

  (4)、对童话主旨和借助想象、夸张反映生活的写法的理解。(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要求我教学时要重在指导方法培养能力。为了避免讨论的无序性和保证学习的效果,我在学生动态的学习过程中,注意适时地点拨,尽量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引导他们提炼概括文中的深刻意蕴,使学生学有所得。

  具体而言,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法,鉴赏分析法,扩写,表演(配音法)等形式进行教学。

  四、说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直接体现,我设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新授阶段 阅读概括

  2、人物分析 轻松愉快

  3、合作探求 强化认识

  4、拓展创新 训练思维

  5、课外阅读 提高素养

  导语:近几年反映宫廷生活的电视剧很多,大家一定从电视上看到过许多皇帝,那么他们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呢?皇帝的服装又给你什么感觉呢?(威严、高贵)可是竟然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不穿衣服,赤身裸体在大街上游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这一故事的童话。

  首先,新授阶段 阅读概括:由于课前布置课文预习,为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我首先就请学生分角色朗读,然后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文中人物语言、心理描写,诠释人物形象特征),通过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对于学生理解偏差以及荒谬的想法,及时给与指导),然后用精练的语言概括童话内容——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笑新装)。此环节旨在熟悉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

  其次,人物分析轻松愉快:课堂上,我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观,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领略言语世界的奥秘和作者构思的巧妙。领会主旨的深刻内涵,复述课文,从语言、心里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是教学的重点。在品析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时我采取配音法:在分析人物动作、神态时,我运用表演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先分析其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再让学生运用我教给他们的方法分析其他人物。

  例如:在配音活动中,我用平淡和生动两种语气示范朗读:

  “愿上帝可怜我吧!”

  “我什么东西都没看见”

  “我的老天爷,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都没怀疑过自己。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我看不见这布料”

  “哎哟哟,美极了,真是美极了。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七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把老大臣和大臣的心理、神态、动作进行比较分析,体会详略得当的优点。

  接下来是:合作探讨 强化认识:为了让教学能向纵深发展,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就事论事上。我将采用课堂讨论法,让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

  在这篇文章中,有哪些人上当受骗?骗子为何能得逞?为什么他们心甘情愿地受骗,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小孩为什么说真话?

  从而,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讨论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种现象,面对骗子的种种骗局,我们应该怎样做?体验反思,从而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然后,拓展创新 训练思维: 为了突破难点,还需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文章中哪些是夸张?哪些是想象?运用这些艺术手法的好处是什么?生活因为有了想象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鼓励学生多用想象、夸张,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在本堂课上设计的创新是:大胆改变原有情节,多设想几个“如果……那么……”。

  比如:如果没有人说真话,或者有人说了,皇帝没有听见,那么以后的情形又是怎样?如果宫中有个敢讲真话的人,向皇帝直言进谏,这又将是怎样的一番情形?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像皇帝这样的人吗?如果有,我们应该怎么办?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以“我们身边的‘皇帝’”为题,让同学们即兴表演,在编演中鼓励学生合作。这既是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又是进一步深化文章内容。使语文教学最终回归生活。

  最后,课外阅读 提高素养

  为培养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课后布置作业,阅读《安徒生童话》集。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增强语文教学中直观因素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个板书设计反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同时,也显示了三课时的教学流程,它既便于教师归纳总结,又便于学生思考记忆。

  《皇帝的新装》所有词语解释

  第十九课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笨(bèn):1.不聪明:~人。~拙。~伯(a.傻瓜,愚蠢的人;b.肥大的人)。愚~。

  2.不灵巧:嘴~。~口拙舌。~鸟先飞。

  3.粗重,费力气的:~重。~活。粗~。

  赐(cì):1.给,旧时指上级给下级或长辈给小辈:~予。~死。赏~。恩~。

  2.敬辞:请~教。希~函。

  3.赏给的东西,给予的好处:厚~。受~良多。

  聘(pìn):1.访问:~问(古代指代表国家访问友邦)。通~。~使往来。

  2.请人担任职务:~书。~用。~请。招~。

  3.定婚或女子出嫁:~礼(彩礼)。~金。~姑娘。

  炫耀(xuàn yào):从各方面(多指金钱、权力、地位等)特意强调自己(略带夸大自己,看轻别人的意思)。泛指夸耀。

  称职(chèn zhí):才能与职位相称。

  愚蠢(yú chǔn):愚笨无知。

  现款(xiàn kuǎn):可以当场交付的货币。

  妥当(tuǒ dàng):稳妥适当地。

  理智(lǐ zhì):一个人用以认识、理解、思考和决断的能力。

  呈报(chéng bào):敬词,呈文上报。

  钦差(qīn chāi):旧指皇帝特命去外地办事的官吏。

  滑稽(huá jī):形容一个人语言、动作等的幽默诙谐,引人发笑。

  圈定(quān dìng):画圈选定(人选、范围等)。

  狡猾(jiǎo huá);诡诈不可信,狡诈刁钻。

  陛下(bì xià):对君主的尊称。

  爵士(jué shì):1.欧洲君主国的最低爵位,不世袭,不在贵族之列 2.领有爵士头衔的人

  头衔(tóu xián):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勋章(xūn zhāng):授给有功者的荣誉证章。

  袍子(páo zǐ):表示或标志某一行业、等级或职务的装束。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贬义)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贬义)

  随声附和(suí shēng fù hè):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皇帝的新装》期末复习

  一、作家作品

  本文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写于1837年,是他最著名的童话之一。

  二、中心思想

  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作者围绕“新装”这个中心,极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三、文章结构

  故事的引子:童话首先交代皇帝喜欢穿新装的怪癖。

  故事的开端:接着写骗子投皇帝所好,轻而易举地骗过了皇帝,开始“做”新装。

  故事的发展:顺着做新装,写皇帝派人去看新装。大臣和随员虽然都没有看到所谓的新装,但为了不让别人说他们不称职或愚蠢,都不住口地夸赞所谓的布料美极了,揭露了他们的虚伪和自欺欺人的本质。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最后写皇帝穿上新装参加游行大典。文章细腻地描绘了从皇帝到大臣参加游行大典前后的丑恶表演,最终使皇帝在光天化日之下当场出丑。

  四、问题研究

  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儿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

  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要让一个小孩子来揭开皇帝新装的奥秘,戳穿游行大典的骗局?因为孩子总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的:“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符合孩子的身份。如果改由成人来说,反倒不真实。其实,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所有老百姓的意见,以致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这句话。作者用孩子的眼光来感受、描绘,寓严肃的主题于诙谐的故事之中,因此,他不愧为世界著名的童话家。

  五、写作特色

  作者凭借自己天才的想像,通过两个骗子设的骗局,对皇帝尽情戏弄,让他丑态百出,丧尽尊严。童话以讽刺之鞭无情地挞伐了腐朽的封建王朝,无情地挞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一群道貌岸然的大臣,把他们的愚蠢、卑鄙、虚伪,为了保持权力不惜自欺欺人等等恶行,拿出来示众。童话还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六、课后问题

  一 阅读这篇童话,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因为骗子说,“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使大臣们怕人说自己不称职,使老百姓怕人说自己愚蠢,使皇帝既怕被人说不称职,又怕被人说愚蠢,所以都不敢说真话了。

  2.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二 阅读下面描写皇帝的爱好和心理活动的句子,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

  2.“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

  (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

  皇帝一方面愚蠢地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经受住新装的检验,可是由于事关重大,直接威胁着他的尊严、皇权,所以又不免有些心虚,所以“感到不大自然”。

  3.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想像一下这个皇帝回到宫里会采取什么行动。)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住,摆出“更骄傲的神气”,这也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领会童话的内涵。

  2.学习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

  重难点:

  1.梳理故事情节,领会童话的内涵。

  2.学习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那么你都读过谁的童话?(学生可能说:郑渊洁、安徒生、格林等),看来大家都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也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小学时,我们学过他的哪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会受大家欢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装》。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提示及要求:

  1.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围绕“新装”共写了五部分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理清文章的大意。

  明确:

  1.滑稽(jī) 陛下(bì) 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更衣(ɡēnɡ)随声附和(hè)

  自称(chēnɡ)称职(chèn)

  2.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假新装。

  3.一位奢侈的国王每天只顾着穿新衣服,不管其他任何事情,他为了穿新衣上当受骗到什么都没穿就去游行的地步!竟然没有人去揭穿谎言,甚至还夸耀并不存在的新装,最后,一个孩子天真的一句话才结束了这场闹剧。

  二、梳理思路——探究文意

  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以“新装”所具有的奇怪特性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第1段):皇帝爱新装。(故事的引子)

  第二部分(2~4段):骗子做新装。(故事的`开端)

  第三部分(5~22段):君臣看新装。(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23~32段):游行穿新装。(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33~37段):揭穿假新装。(故事的结局)

  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分析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1.第一部分写出皇帝的什么情况?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部分用夸张手法表明了皇帝整个心思都在穿漂亮衣服上。他爱慕虚荣,奢侈无度,昏庸懒惰,荒废朝政,这就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缘由,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埋下了伏笔。他还喜欢“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这又为后文写他穿着那套“新装”裸体游行埋下了伏笔。

  2.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的话?

  明确:骗子先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抓住了皇帝爱好新衣的特点,针对这个特点行骗,投其所好;又说用这种布缝出来的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抓住了皇帝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击中要害,因而能够诱使皇帝上当。揭露了皇帝愚蠢、虚荣心十足的特点。

  3.皇帝为什么要派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去了解骗子织布的情况?

  明确:皇帝很想知道衣料织造的情况,但一想起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就看不见布时,心里未免害怕,所以决定先派很有理智、最称职的老大臣去看,接着又派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他认为,这样比较稳妥。表现出他心虚,害怕自己看不见布的心理。这是由于“不称职”和“愚蠢”而产生的心虚。

  4.皇帝在看骗子织布时心里想的是什么?

  明确:皇帝听见两位官员这样说,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看见。“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一想到这一点,他十分恐慌,不知所措,只得说道:“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二分地满意!”并且装模作样地“仔细地看着织布机”,表明他在观赏布料。这位皇帝为了保住尊严,维持专制统治,也只能这样自欺欺人。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还封他们为爵士,进一步揭露了皇帝崇尚虚荣、愚蠢无知、口是心非的懦弱本质。

  5.分析对皇帝换上新装时的动作细节的描写。

  明确:皇帝在换上“新衣”以后,“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赤身裸体做出这又“转”又“扭”的丑态,意在表明他在端详那“新衣”是否合身、好看,在向人证明他确实看到了、穿上了“新衣”,表现了皇帝自欺欺人、装模作样的丑态。

  6.裸体游行的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以后有何反应?他为什么在被揭穿真相后“有点儿发抖”,却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明确:皇帝听到老百姓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以后,既“有点儿发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意识到受骗了,为在老百姓面前裸体游行、大出其丑而“有点儿发抖”;心中却又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只好故作姿态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在已经识破骗局的老百姓面前,装作确实穿着美丽的新衣,硬把裸体游行的丑剧表演下去来保住皇帝的尊严,维持专制统治。这篇童话也就在皇帝裸体游行的丑剧中结束。表现了他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

  7.总结皇帝的性格特点。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自主和合作的方式研读生动的人物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探究文章的主题。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3、在比较阅读中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方法,珍视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感受,培养阅读的兴趣。

  4、培养说真话、做真人的勇气。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朗读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艺术特色,感悟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2、培养批判精神,敢于揭露生活中的丑恶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

  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难点: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突破方法:以听、说、读、写为载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与教师适当引导相结合,加深认识。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这篇童话作品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许多学生都曾读过《皇帝的新装》,但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了解和对人物的简略分析的层次上。这篇文章怎样上出新意,怎样上出深度?我思考了很久,决定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先创设“钓鱼”的情境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在分析人物和主题时,不是架空的分析,而是着眼于文本的研读,在朗读、品味、揣摩中感悟。我又引入了两则课外的材料,不是为引申而引申,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狂人之细布》的主题与课文相似,表现手法不同,《狂泉》则让学生明白说真话是多么可贵。

  教学方法:情境激趣法、教师引导,学生团结合作、主动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初步探究文章主题。 第2课时:理解想象与夸张的手法,采用“添枝加叶”法进行补写、续写训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从调查学生日常生活中看过的童话入手,导入本文。

  二、简介作者

  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

  三、检查预习

  御(yù)聘( pìn)骇( hài)人听闻头衔( xián)钦( qīn )差大臣

  呈报:报告(上级)

  滑稽:引人发笑的(语言、行为)

  妥当:稳妥适当

  精致:精巧细致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四、整体感知

  1、创设钓鱼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钓过鱼吗?大家知道钓鱼最需要的是什么吗?

  生:鱼饵。

  师:其实啊,钓鱼就是一场骗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童话也是一场骗局,那么在这场骗局中,谁是钓鱼者?钓到了什么鱼?他用的是什么样的鱼饵呢?最后又是谁剪断了那根鱼线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解决这些问题。

  2、用练习简单梳理课文

  皇帝爱新装(引子)——骗子做新装(开端)——君臣看新装(发展)——游行穿新装(高潮)——小孩揭新装(结局)

  五、精读探究

  1、认真地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充分的依据填空,并抓住精彩的人物描写揣摩品读。

  皇帝是一个的皇帝;

  大臣是一群的大臣;

  骗子是两个的骗子;

  孩子是一个的孩子。

  请同学一边阅读一边圈点勾画,作好旁批,思考好了以后和同桌或前后同学交流一下,注意关键词句的分析揣摩,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

  (默读思考,讨论,共五分钟左右)

  师:大家读得很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下面我请同学自由地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生谈看法)

  2、归纳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

  ②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

  3、把握童话的启示意义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安徒生在这篇童话中塑造了这么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他想要给我们读者一个什么启示?

  (生谈自己的想法,教师点评,并作总结)

  师:是的,大家都说了很多,也都说得不错。其实,这篇童话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在现实生活中,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虚伪,不说假话,敢说实话,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会保持纯净。请大家把这一点做好记录。

  4、理解童话的概念

  师:其实不只是这篇童话,我们看过的童话其实都有启示意义。那么到底什么是童话呢?我们来复习一下。(展示童话的概念)

  幻灯: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用儿童的语言写给儿童看的故事。它通过丰富的想象 、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六、拓展延伸

  师:大家刚才细致分析了文中的人物描写的片段,揣摩了人物的心理,概括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又在同学精彩的发言中重温了这个经典的故事。其实,我国早在安徒生写《皇帝的新装》一千多年以前,就有了类似的故事,请大家阅读《狂人之细布》。因为这是篇古文,我先来给大家疏通一下文句:

  从前有一个狂人,让纺织师给他织锦,让他织得越细越好。纺织师特别用心地织,丝线细得像灰尘一样,狂人还是嫌太粗。

  纺织师非常生气,就指着半空中说:“这就是细丝。”狂人说:“为什么看不见?”纺织师说:“这丝线非常细,像我这样的能工巧匠,尚且看不见,更何况是他人呢?”

  狂人非常高兴,就把很多钱付给纺织师。

  师:这个故事里面的狂人有什么特点?(愚蠢、奢侈、爱慕虚荣、自欺欺人)

  师:大家想想,为什么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会出现这么类似的故事呢?(因为人性是一样的,都会被骗子抓住弱点;社会背景也有相似点,当时的统治阶级都是昏庸无能、愚蠢可笑、爱慕虚荣、自欺欺人的)

  师:那么这两篇文章的表现手法又有什么不同呢?(《皇帝的新装》是篇童话,很具体,写得很夸张,情节生动,《狂人之细布》是寓言,很简洁,情节没有展开。)

  师:我们再看看后面的一篇《狂泉》,这个故事又想告诉我们什么?(社会黑白颠倒,是非不分。“众人皆醉我独醒”)

  师:“狂泉”只不过是一个假想的故事,老师选了这个材料是想告诉大家:在举国上下只流行一种荒诞的意识、只贯彻一种虚伪的做法的'情况下,一个有健康头脑和正常行为的人,要想在众人颠倒黑白的环境里坚持公正的原则,的确是极其困难的。像这里的国君不就是因为不堪忍受折磨,所以也喝狂泉水,变得和大家一样癫狂了吗?有一位老人,一生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大家知道是谁吗?(巴金)

  师: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希望我们同学也能保持永远都说真话的勇气。

  (注:是否两文一起做,要视学生情况而定,也可安排好生做《狂人之细布》,一般学生做《狂泉》。)

  狂人之细布

  昔狂人,令绩师绩锦,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

  绩师大怒,及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

  狂人大喜,以付绩师。(南朝《高僧传 (初集)》)

  (注释:绩师:纺织师 加意:特别用心地织 恨:不满意,嫌)

  1、文中的狂人有何特点?

  2、与《皇帝的新装》相比,其表现手法有何不同?

  狂泉

  从前有一个国家,一国的人都得了癫狂病,整天闹呀、叫呀,干一些荒唐至极的事。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个国家有一眼叫做“狂泉”的井,谁要是喝了那里的水,立刻就会变得癫狂起来。而这一国的人除国君外,全都喝“狂泉”的水,所以一个个都疯疯癫癫的。

  这个国家的国君之所以没有得癫狂病,是因为国君另有一口专供他一个人饮用的水井。然而全国的人都得了癫狂病,在他们眼里,无病的国君与众不同的样子倒成了一种病态。因此他们商量好,大家一起动手给国君治“病”。这些人轮番给国君拔火罐、扎针灸、熏艾蒿、服草药,能用的办法全用上了。国君实在不堪忍受这种折磨,只好到“狂泉”去饮水。

  国君喝了“狂泉”的水以后,马上就得了癫狂病,也变成了疯子。于是,这个国家从上到下,无论国君还是臣民,都一样癫狂;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一样荒谬。所有的人都一样疯疯癫癫,这样,大家反而都高高兴兴、心安理得了。

  思考: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

  附《狂人之细布》译文

  从前有一个狂人,让纺织师给他织锦,让他织得越细越好。纺织师特别用心地织,丝线细得像灰尘一样,狂人还是嫌太粗。

  纺织师非常生气,就指着半空中说:“这就是细丝。”狂人说:“为什么看不见?”纺织师说:“这丝线非常细,像我这样的能工巧匠,尚且看不见,更何况是他人呢?”

  狂人非常高兴,就把很多钱付给纺织师。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更多的是从原来的传授知识、技能转变为教会学生一种甚至是几种学习方法。教师要从单纯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这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点,一个难点,更是一个亮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文章的内容主题,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思维方式,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的时候作了一点尝试,觉得做到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了学生。

  整堂课的所有环节都紧紧地围绕着“浅文趣教”这个理念来设立,而且层层深入,既有新意,又有梯度,有深度。而且在语文课堂上,应该真正地回归到文本,这堂课的分析提炼不是空泛的,是很扎实的,强调了语言的品读,如对朗读重音和语气的指导就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体验,对人物描写的细致揣摩又在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了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分析的鉴赏方法。

  文章的学习尊重了学生认识和理解的过程,能打开学生思维通道,还能准确把握教学的动态过程,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相机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交给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钥匙,升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了解说真话,特别是在是非颠倒的环境中说真话是多么需要勇气,又是多么伟大。

  总之,我认为,在这堂课中,学生、课文、教师三者能平等对话,合作交流,收获当不止在课内。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15

  设计思想:

  这则童话故事寄寓着安徒生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的深深谴责和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学生大多对这则故事比较熟悉,但分析、理解思想内容时却仅能停留在“讽刺啦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虚伪、愚蠢”上。如何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是尝试的主要任务。因此,设计好导读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文章的主旨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主要人物特点。

  2、归纳课文思想内容。

  二、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大家爱读童话故事吗?为什么呢?因为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同时在每一篇故事后蕴含一定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看看它告诉啦我们什么道理。

  【二】介绍作者:

  安徒生,19世纪丹麦杰出的童话作家,一生共写成啦160多篇童话。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三】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根据以下问题接龙复述课文:(出示投影片)

  1、皇帝有何嗜好?

  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3、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皇帝面对新装,想啦什么?说啦什么?

  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啦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的?

  6、最后谁说出啦真话?

  7、最后结果如何?

  (评析:此项练习旨在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这些题,可以把全文内容提起来,并为下文分析人物特点、人物受骗原因做准备。)

  【四】重点分析与训练:

  (一)根据课文5-21段分析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点。

  请看投影屏幕:1、课题是皇帝的新装,这件新装有何特点?这样的衣服你认为会不会存在?既然大家一读就知道新装是假的,为什么两个骗子还有那么大的胆子去骗皇帝?

  2、皇帝一心想穿上这件新衣,为何没有一开始就亲自去看布料?当他亲自去啦,面对空织机时有何心理活动?

  3、当他觉得老百姓的话似乎是真的时,为什么还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教师明确:

  因为皇帝虚荣、爱面子。他想:我是皇帝,我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我得撑下去。

  4、请你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加一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概括皇帝的特点。最好能结合课文做些解释。

  (评析:这四道题在难度上是有梯度的。第一题的第一、二问,学生都能答出,第三问和第二题就需要动动脑筋回答,而第三题只有个别好学生才能答出,这样一方面调动啦大家的积极性,同时又富挑战性。)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一个愚蠢的皇帝。他在这样一个简单的骗局前受骗就说明啦他的愚蠢,而且作为一个皇帝不知道哪个大臣称职。

  一个不称职的皇帝。他每天只知道换衣服,既不关心他的队,也不关心国家大事,人们说起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一个虚伪的皇帝。他明明什么也没看见,却不敢说出来。

  一个可悲的皇帝。两个骗子用这么简单的骗局就能骗啦他,而且他还不知道哪个大臣称职,还要用衣服去检验,非常可悲。

  这些正是皇帝的特点。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些特点,才使这样简单的骗局成功,才导致啦他可悲的下场。

  (二)分析、归纳课文的主题思想:

  通过分析一下文中各人上当受骗的原因归纳出主题思想。

  1、两个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却骗啦许多人,其中第一个上当受骗的人是老大臣。请大家想想:皇帝派老大臣第一个去看布料,是根据老大臣的什么特点?——理智,诚实。

  2、“理智”的意思是什么?——有辨别是非、控制自己的能力。

  3、老大臣是诚实的吗?他说假话啦没有?

  4、老大臣明明什么也没看见,也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回去却说啦假话,他是理智的吗?那么是什么使他丧失啦理智,或者说他怕什么?——怕别人说他是不称职的、愚蠢的。

  (评析:这几道题的难度也有着一定的梯度。)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在面临诚实与虚伪、真与假的抉择时,当诚实被视为愚蠢与不称职时,谁还有勇气去面对呢?因此,自私、虚荣使老大臣说啦假话。

  5、再看第二个被派去的官员,面对同样的、世俗的压力,且有啦前一个老大臣的“佐证”,他的选择会是什么?——说假话。

  6、再看皇帝呢?作为一国之君,他又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呢?

  教师明确:皇帝也害怕别人说他是愚蠢的、不称职的,可以说:在同样世俗的压力下,皇帝自然而然地就说出啦假话。

  总结:皇帝、老大臣、官员、以及老百姓等人都是在世俗的压力下,因为自私、虚荣才上当受骗,继而又去骗别人的.。(板书)

  7、但最后还是有人说出啦真话,是谁? ——一个孩子。为什么孩子能说真话?

  明确:因为他不怕丢官,不怕别人说他不称职。孩子是天真、纯真的,没有私心杂念,所以他不害怕世俗的压力,能说出真话,揭开骗局。这种没有私心杂念也可以叫做无私。(板书)

  梳理、归纳:在这个并不高明的骗术前,说出真话难不难?不难,一个孩子就能说出。那为什么那些成人、身居要职的人反而不能呢?作者想批判什么、呼唤什么呢?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着意安排,让一个孩子说出啦真话,揭开啦骗局。这个“天真的声音”在一个谎言充塞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响亮,也格外珍贵。只有天真活泼的儿童,才是最纯洁无暇的。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进行啦深深的谴责,表达啦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启示我们: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纯洁、纯真,做一个真诚的人,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这就是这篇童话故事的主题思想。

  (评析:通过以上导读题,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课文、归纳出思想内容。)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先分析啦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点,接着又通过分析各人物上当受骗的原因归纳啦本文的思想内容。

  【六】布置作业:

  以《〈皇帝的新装〉后转》为题,写一篇新童话,字数不限。要求:结合课文进行合理的夸张和想像,语言要保持原文朴实无华的风格。

【《皇帝的新装》的教案】相关文章: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11-04

《皇帝新装》说课稿12-10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0-07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01-29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5篇10-21

读《皇帝的新装》有感11-20

《皇帝的新装》读书心得07-14

皇帝的新装读后感10-02

皇帝的新装读后感01-09

皇帝的新装读后感12-18